首页 > 项目动态

生态环保室于2021年7月赴大渡河开展安谷生态试验场试验准备工作

发布时间: 2021-07-26 来源:

本站讯:鱼类行为学试验是开展鱼类保护的重要基础,目前国内外多见于室内试验和原型观测。室内试验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不能正常反映原型的生态效应,原型观测试验则影响因素复杂,难以控制、难以重复,常捕捉不到一些生态修复的关键阈值。近年来,依托大型野外生态试验场开展人工可控条件下的生态修复研究和技术研发工作成为国内外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技术研究的重要手段。

大渡河安谷水电站生态试验场是我国生态试验场方面的典型代表。试验场包括天然河流栖息地保护生态试验区、人工河道试验区、人工湿地试验区、河塘湿地试验区、生态护岸试验区等,集河库生态系统定点观测研究、鱼类增殖放流、鱼道工程示范和实体河流栖息地模拟实验场等为一体,可开展天然河流长期观测试验与人工可控条件下的水力学、生态学和生物学等方面试验,是河网、河塘湿地、河岸等典型单元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研究的良好试验场所。

安谷水电站生态试验场整体规划布置图

安谷水电站生态试验场实景图

依托安谷生态试验场,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联合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大学、中电建水电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及乐山中电建生态环保有限公司等单位承担了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河网水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及示范区建设》,以河网地区河、塘、洲、滩等相互作用的生态单元为对象,开展不同水文情势、不同类型河道条件下河流栖息地的生境特性研究,探究水生生物对营造的不同类型生境下的行为响应研发河流栖息地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发河塘湿地和护岸生态修复关键技术。构建针对栖息地生态修复、河塘湿地生态修复、护岸生态修复的跟踪监测方法和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团队承担了其中生物在营造河流生境条件下的行为响应研究专题研究工作,在生境特性研究的基础之上,探究水生生物对营造的不同类型生境下的行为响应,揭示河流生态系统演变的主要驱动机制,研发河流栖息地生态修复关键技术。

依托项目工作,我室2020级博士生刘瀚的论文“基于大型生态试验场的鱼类生境选择机制研究”获得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21年度博士生学位论文创新研究资助。2021年7月2日-7月20日,刘瀚博士在安谷水电站生态试验场开展了鱼类天然游泳特性及栖息地偏好研究的试验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试验区鱼类特性的调研,试验河道进、出水闸的调控,合页坝的起闭、试验河道断面的铺设、试验河道拦鱼网的设置、鱼类行为轨迹跟踪标记的测试等,均已取得较好的进展,为汛期结束后开展正式试验提供了坚实基础。

合页坝控制水流

试验河段设置拦鱼网

用于鱼类轨迹跟踪的超声波标记

超声波标记模拟测试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3号D座    邮编:100038

版权所有:国家水电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研究所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4/06 11:2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