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神文明 > 50年庆典

十二 人物志

发布时间: 2018-06-25 来源:

十二  人物志

1、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伯芳

 朱伯芳(1928.10-),江西余江人,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我国著名水工结构和固体力学专家。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19511957年参加我国第一批混凝土坝(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的设计,1957年底调至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从事混凝土坝研究,1969年下放到黄河三门峡水电部第十一工程局工作,1978年调回重建的水科院工作至今。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南水北调专家委员会委员、水利部科技委员会委员、水科院科技委副主任、小湾、龙滩、白鹤滩等世界最高混凝土坝顾问组成员。曾任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学会理事长、国际土木与结构工程计算机应用学会理事,以及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昌工程学院兼职教授。

朱伯芳院士是我国混凝土温度应力、拱坝优化、混凝土坝仿真、混凝土徐变理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建立了混凝土温度应力与温度控制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拱坝、重力坝、船坞、水闸、浇筑块、氧化镁混凝土坝等各种水工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和主要特点,拱坝温度荷载、库水温度、水管冷却、基础梁、寒潮、重力坝加高等一整套实用计算方法和数值方法,以及温度控制方法和准则。提出了全面温控、长期保温、结束“无坝不裂”历史的新理念,并在我国首先实现了这一理念。

提出了拱坝优化数学模型和内力展开等高效解法,已在拉西瓦、江口、瑞洋等100多个实际工程中成功应用,可节约混凝土量10-30%,并大幅度提高拱坝体形设计的效率。

在我国开辟了混凝土坝仿真分析,提出了复合单元、分区异步长、水管冷却等效热传导方程等一整套高效解法。提出了有限元等效应力算法及其控制标准,为拱坝设计规范所采纳,为有限元法取代多拱梁法创造了条件。提出了混凝土徐变的两个基本定理,阐明了徐变对非均质结构应力与变形的影响,提出了混凝土徐变的隐式解法、弹性模量和徐变度的新表达式。

提出了混凝土坝数字监控的新理念,弥补了仪器监控只能给出大坝变位场而不能给出应力场和安全系数的缺点,为改进混凝土坝的安全监控找到了新途径。

以上研究成果在实际工程中获得广泛应用,有十几项成果已纳入重力坝、拱坝、船坞、水工荷载等设计规范。

编写出版专著《有限单元法原理与应用》(73.7万字,1979)、《有限单元法原理与应用》第二版(91.3万字,1998)、《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与温度控制》(115.5万字,1999)等3部,与人合作(第一作者)编写出版专著《水工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与温度控制》(1976)、《结构优化设计原理与应用》(41.0万字,1984)等2部,还编辑出版论文集《水工结构与固体力学论文集》(29万字,1988)与《朱伯芳院士文选》(57.0万字,1997)等2本。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80余篇。

1984年获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称号,1982年“水工混凝土温度应力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88年“拱坝优化方法、程序与应用”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混凝土高坝仿真分析及温度应力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年“拱坝应力控制标准研究”成果获中国电力科技进步一等奖,均排名第一;2007年获国际大坝会议荣誉奖。

2历届所长

赵佩钰

 赵佩钰(1922.5-),河南固始人,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43年毕业于北大工学

院土木工程专业。1955年获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水工专业副博士学位。

1949年元月至19518月在天津水利工程总局任副工程师,后转至官厅水库工程筹备处工务组任副组长,19519月至195511月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学习,195511月至19588月电力部水电科学研究院任总工,19588月至196911月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研究所任副所长。1970年至1972年陕西石泉水电部第三工程局混凝土浇筑队任总工程师,1973年至19788月陕西安康水电部第三工程局勘测设计研究院领导小组成员兼科学研究所所长,19788月至1982年回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研究所任副所长、所长。1986年退休。1984~2004年担任中国水科院退科协协会理事长。曾任中国水利学会水工结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任,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理事,水工及水电站建筑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名誉理事。1978~1982年和关英俊、傅元茂、金学龙同志一起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方璟、王科进、李建林。

1990年获水利部直属机关党委优秀党员奖。

2006年获中国水科院离退休干部处老有所为奉献奖。

与于骁中、王国秉合作翻译出版译著《水工建筑物》(上卷)与(下卷)。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及其在坝工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成果获198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于骁中

(任期1983.12~1985.4

 于骁中(1932-),黑龙江省哈尔滨人,中共党员,教授级高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55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今大连理工大学),分配到福建古田溪水电站,1958年赴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留学,后转入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获科学技术副博士学位,1962年回国分配到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所工作。1978~1983.11任结构材料所副所长,1983.12~1985.4任结构材料所所长。

先后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原电力部与水利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在科研小组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其中混凝土断裂力学研究与应用是国内首创,成功地用断裂力学来研究非均质混凝土材料的断裂能等特性,并用该理论来分析柘溪大头坝劈头裂缝、密云水库溢洪道闸墩裂缝及潘家口大坝上游面裂缝问题等。负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水工混凝土建筑物老化病害的防治与评估研究)的研究成果,对我国水工混凝土建筑物老化病害的安全评估、防治与修补等有指导作用。

培养硕士研究生张彥秋、周家聪、张芳群等3名。主编出版专著《岩石与混凝土断裂力学》,与赵佩钰、王国秉等同志合作翻译出版译著《水工建筑物》(上册、下册)。“混凝土断裂力学在柘溪大头坝裂缝研究和加固中的应用”研究成果获199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混凝土断裂力学研究及其在水工结构中的应用”研究成果获1986年度水电部论文二等奖。

甄永严

(任期1985.4~1989.1

 甄永严(1934.7-),安徽六安人,中共党员,教授级高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58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化工系硅酸盐专业,同年分配到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所工作,直至1995年退休,退休后返聘到原单位工作至今。

参加工作后,分别于1978年、1987年和1993年聘为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和教授级高工。1984年和19854月分别任为水科院结构材料所副所长和所长,至19891月任期结束。

曾先后担任的社会工作有: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科学会理事、中国铁道出版社《现代混凝土技术丛书》编委、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工及水电站建筑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施工机械化及施工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材料学术委员会粉煤灰综合利用学组成员、水利学会施工专业委员会委员、水电部水利水电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专家组成员、《水力发电》杂志第三届编委、碾压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委员。

1994年聘为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技术委员会大坝单项技术设计审查专家组专家,后又被聘为澜沧江、澎水、龙滩和金安桥等工程专家组成员。

主要从事的研究工作:

1、粉煤灰的研究和应用:上世纪七十年代接受了部重点项目“粉煤灰在水工混凝土中的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作,组织部系统有关单位结合池潭、大化和安康等水电工程进行攻关,从粉煤灰微观结构、粉煤灰混凝土特性和现场掺灰工艺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尔后又对高掺量粉煤灰和粉煤灰混凝土耐久性、碳化和钢筋锈蚀进行了研究和工程调查,提出了超量取代法设计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方法,并在大化水电工程应用高掺粉煤灰达57%。还成功地将粉煤灰首先应用于157m高的东江双曲拱坝外部水位变化区混凝土,突破了粉煤灰不能用于抗冻耐久性要求的部位。掺粉煤灰对水工混凝土有改善性能,提高质量的良好作用,已为我们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所证明,也是我国坝工技术所取得的重要进展之一。我们的研究工作推动了水电系统粉煤灰的推广应用。

2、碾压混凝土的研究:参加了“七五”攻关项目“岩滩碾压混凝土快速施工”的研究和“八五”攻关项目“普定碾压混凝土防裂技术研究”、“普定碾压混凝土拱坝新技术研究”中的子题“普定碾压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研究成果满足了普定工程要求,并为我国在严寒地区碾压混凝土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子题鉴定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3、参加了结合二滩工程的“八五”攻关项目“高拱坝关键技术研究”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特性及配合比优化设计研究”提出了拌制高强低弹和中热混凝土,以提高大坝混凝土的抗裂性为目标,配合比优化后全面提高了混凝土的性能,抗裂系数提高了82.7%,该子题经鉴定评为国际先进水平。

4、三峡工作:(11996年到2000年受聘于中国三峡总公司试验中心,编写了《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和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2)负责以水科院为牵头单位等四个单位承担的三峡工程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优化和混凝土特性试验研究,使混凝土单方用水量减少25kg以上,全面提高了混凝土性能,并取得三亿元的经济效益;(3)负责水科院结构材料所与东南大学材料系共同结合三峡工程进行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特性及耐久性影响的研究,提出了大坝混凝土不同部位的最佳粉煤灰掺量,并提出可靠的理论依据。

由于科研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编写出版专著《粉煤灰掺合料在水工混凝土中应用》,参加编写《混凝土实用手册》(水工混凝土部分)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混凝土工程的部分内容),以及《中国水力发电工程》施工卷第五篇混凝土工程部分内容。

获省、部和国家级奖情况如下:

1)“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研究和应用”成果获1984年度水电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粉煤灰超量取代技术在水工混凝土中的研究和应用”成果获198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粉煤灰节约水泥应用技术研究——粉煤灰混凝土三项特性研究”成果获1989年度能源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4)“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成果获1994年度水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5)“引大入秦工程盘道岭隧洞二次衬砌混凝土纵(横)向裂缝化学灌浆”成果获1996年度水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6)“普定碾压混凝土拱坝筑坝技术研究”成果获1996年度电力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7)“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特性研究”成果获1997年度电力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8)“普定碾压混凝土拱坝筑坝技术研究”成果获199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9)《混凝土实用手册》(第二版)成果获1999年度建设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0)“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二期工程蓄水通航发电技术研究与实践”成果获2004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

甄永严教授在台湾中兴顾问社讲学

董哲仁

(任期1989.1~1993.11

 董哲仁(1943.2-),满族,北京市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19681978年在陕西省褒河工程指挥部任技术员,1978年至1981年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读硕士研究生,1981年至1989年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研究所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其间19861987年由国家选派到美国俄亥俄州州立阿克隆大学进修。1989年至1993年任结构材料研究所所长,1993年至1996年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1996年至2003年,先后任水利部科学技术司司长、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司长、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现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球水伙伴(Global Water Partnership)中国委员会主席,水利部科技委委员,中国水利学会常务理事,国务院三峡枢纽工程验收专家组成员,水利部防洪减灾工程技术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水利部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水资源与水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欧盟合作流域管理项目顾问组主席,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四川大学、河海大学兼职教授。

重点研究领域先后为水工结构分析和生态水利工程学。

1980年起,在国内率先开展新型水工结构-水电站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计算分析方法的开创性研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计算方法体系。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是一种新型结构,当时国内外均无设计规范可循,前苏联主要依靠试验方法进行经验性设计。为满足国内工程设计需求,经过10余年的研究,提出了一套较完整的结构计算理论,被工程设计广泛采用并纳入设计规范。这套理论包括提出了混凝土正交各向异性递推解析公式,这种计算方法1986年在水利学报发表,1990年在美国机械工程学报ASME发表,先于俄国学者索科洛夫发表类似公式7年。1987年开发了大型钢筋混凝土非线性计算程序NARC,并应用于我国三峡等多项工程结构分析,对于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结构进行了弹性-塑性-开裂-破坏全过程分析,成为我国最早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应用于大型水电工程的研究者之一。同一时期,还提出混凝土径向裂缝宽度值的半解析计算公式与在温变条件下径向裂缝张合量公式;推导出管道经济直径的优化准则和公式、结构优化设计准则和公式,以及这种管道的结构总刚度公式。完成了三峡、李家峡、五强溪、龙滩(方案)和云南依萨河二级等水电站新型管道结构的计算分析和仿真材料模型试验,解决了关键技术问题。近20年来,这种新型结构已经推广到14个水电站工程。提出的设计原则和公式被列入新修编的《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SL281-2003),并标明董哲仁公式

进入21世纪以后,研究工作转向水利水电工程的生态影响与对策研究, 率先提出构建与生态友好的水利工程技术体系的理论框架,倡导和开拓交叉学科-生态水利工程学的研究领域和工程实践。水利工程的生态影响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成为我国水利水电建设发展的瓶颈。主张从理念上坚持辩证法,全面权衡、趋利避害;从技术上探索缓解生态负面影响的途径。认为水利工程学需要吸收生态学的理论及方法,借鉴国外理论和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倡导探索生态水利工程学研究领域。提出生态水工学定义,阐发工程理念,提出生态水利工程学作为水利工程学的一个新的分支,是研究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兼顾水域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性需求的原理与技术方法的工程学。全面分析水利工程对于生态系统三类胁迫效应和机理,完善传统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和管理方法。提出水文-生物-生态功能河流连续体4维模型水域生境空间异质性与生物群落多样性耦合模型水文过程与水文生命过程耦合模型,用以揭示胁迫效应和生态修复机理。提出了河流生态修复规划设计的原则和评估方法。开发河流廊道生态工程技术和栖息地加强技术、水库生态治理技术。对健康河流进行全面诠释,总结了河流健康评估方法。在国内率先提出兼顾生态的水库多目标调度方法,提出了社会经济-生态功能综合评估矩阵方法。董哲仁领导下的课题组先后完成了浙江、重庆等5省市河流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取得了明显的生态和社会效益。生态水工学被列为多所大学研究生招生方向,被国家科技信息网等多个网站辟为专栏。

编写出版学术专著5部(独著4部,第一作者1部),即《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法原理与应用》(1993)、《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设计与非线性分析》(1998)、《水工结构分析论文集》(2002)、《生态水利工程原理与技术》(2007)、《生态水工学探索》(2007)。另外主编科技著作《当代水利科技前沿》、《水利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莱茵河的开发保护和国际合作》等10部,发表论文106篇。截至2006年统计,专著论文被引用739篇次。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1)、二等奖3项(2项排名第11项第2)、三等奖4项。

黄国兴

(任期1993.11~1996.2

 黄国兴(1940.1-江苏江阴人,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65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今河海大学)水工结构专业,大学毕业分配到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所搞水工材料研究与应用工作,19719月下放水电部第二工程局设计处(后转为水电部北京勘测设计院)搞水工设计工作7年,197812月调回水科院结构材料所仍从事水工材料研究与应用工作,19894~199310月任结构材料所副所长、199311~19962月任结构材料所所长、19963~20001月任结构材料所总工程师,20007~20074月赴中国三峡总公司试验中心当技术顾问。曾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副理事长、混凝土耐久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纤维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工专业委员会秘书等职。

先后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原能源部和水利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其中聚合物薄膜在碾压混凝土拱坝防渗工程中应用碾压混凝土拱坝接缝重复灌浆研究两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还主持组织了引大入秦盘道岭隧洞衬砌混凝土裂缝处理工程,该项目获优质工程奖。在三峡总公司试验中心当技术顾问期间,为三峡工程解决了三峡三期围堰碾压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问题、三峡大坝混凝土抗裂性分析的抗裂指数合理计算公式问题、右岸地下电站喷射混凝土与围岩粘结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问题等技术难题,并创造一种能真实反映喷射混凝土与围岩粘结情况的喷射混凝土与围岩粘结强度新检测方法——喷射轴拉法,该方法已在三峡右岸地下电站工程中应用。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执笔编写出版专著《混凝土的徐变》与《混凝土的收缩》等2部,与他人合作编写出版专著《大体积混凝土》与《水工混凝土建筑物修补技术及应用》等2部。

获奖项目有,用震冲法加固官厅水库土坝下游坝基细砂层项目获1979年水利部奖,引大入秦灌溉工程盘道岭隧洞二次衬砌混凝土纵(斜)向裂缝化学灌浆项目获1996年度水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高碾压混凝土拱坝分缝与建坝材料特性研究项目获2004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沙牌碾压混凝土拱坝筑坝配套技术研究项目获2004年中国电力科技进步一等奖。

贾金生

任期1996.31999.3

 贾金生(1963.1-),汉族,河南民权县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水利系水工结构专业获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水利系水工结构专业获硕士学位,师从李国润教授,1990年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获博士学位,师从朱伯芳院士。1990年至1999年,在结构材料所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副所长、所长,以及所办公司经营部长、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等职

1999年至今,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大坝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水利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水利学会水工结构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水利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工结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咨询协会水力发电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四川大学兼职教授,以及国际大坝委员会混凝土专委会委员、国际灌排委员会坝工工作组委员中国科协青年协会委员曾任国际大坝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七届、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84年至1987年,主要研究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有限元病态方程求解,开发了二维温度场和温度应力计算程序,分析研究了东风拱坝温度应力问题。

1987年至1993年,主要研究拱坝应力、坝肩稳定和拱坝体型优化,在朱伯芳院士指导下,与饶斌博士合作开发了拱坝应力分析和体型优化多拱梁程序,程序达到3万多条,先后应用于拉西瓦、小湾、二滩、东风、隔河岩、井冈冲、龙头寨等40多个工程,作为商用软件,已转让昆明院、福建院等国内10多家单位,1992年转让伊朗设计公司,应用于伊朗多个工程。

1993年至1999年,作为结构所副所长、所长、所办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在董哲仁同志等创办的电科公司基础上,在大家支持下,与黄国兴、王国秉、于骁中、甄永严、鲁一晖等同事一道发展了电科公司,创办了院内第一个股份制企业科海利公司。在王芬、付元茂等专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与郝巨涛、杜振坤、陈肖蕾、瞿扬等同事一道深化研究,开发了多项专利技术,为水工止水材料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提出的面板坝新型表层止水等技术和产品先后应用于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福建芹山、清江水布垭、贵州洪家渡、马来西亚巴昆等国内外40多个工程。在沈崇刚、董哲仁同志指导下,开展了与德国水工沥青混凝土专业施工公司的合作,前后参与了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上池、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测试车道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

1999年至今,作为副院长,前后分管结构材料所、岩土所、抗震中心、工程设计中心、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中心、科研计划处、网络中心、国际合作等单位,主持了水利部重点实验室、水利部工程技术中心等的申报及建设,在大坝、防洪减灾、国际河流、水资源、节水等领域的项目申请和组织方面,以及在国际项目开拓方面等均做了一定的工作。前后组织了19992007碾压混凝土国际研讨会、国际大坝委员会2000年大会、水电20042006国际研讨会、2004联合国水电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大坝安全与隐患探测国际研讨会、中日韩瑞国际大坝学术研讨会(20042007)等会议,参加了国际大坝委员会自1997年以来的历次年会和大会。前后到伊朗、日本、德国、美国等国进行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

获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组织部1998年度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1999年获水利部十杰青年光荣称号,199812月获团中央、科技部第三届全国优秀青年科技创业奖。坝体库水和坝基相互作用动、静力分析研究”成果1997电力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七),混凝土高坝全过程仿真分析及温度应力研究与应用”成果200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度水利部二等奖(排名第五)、高面板坝新型止水结构新型止水材料及应用”研究成果2001国家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200m级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应用基础研究”成果2004年度水利部大禹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2004年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主编规范两项主编出版中英文论文集4部、译著1,获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多项,发表论文40多篇。

鲁一晖

(任期1999.4-)

 鲁一晖(1956.1-),汉族,辽宁锦州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1982年本科毕业于大连工学院水利工程系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1986年至1992年在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水力发电工程专业,进行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学习与研究工作,分别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92年博士毕业后进入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从事两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1994年博士后出站后,进入中国水科院结构材料研究所工作。

   在中国水科院结构材料研究所先后任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6.2-1999.6任结构材料所副所长、1999.6-2002.4任结构材料所所长,2002.5-至今任任结构材料所(企)所长。曾兼任中水科海利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和董事长等职。

   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副理事长、

中国水利学会水工结构专业委会副主任、中国水利学会面板坝专业委会副主任、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工及水电站专业委会副秘书长;

1982-1986年在水电部一局技术处工作期间,主要从事坝工施工技术管理。作为主要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白山蓄水发电关键项目---7#坝段坝体滑升模板施工设计的主要工作。此期间还参加了水电部部颁《滑升模板设计施工规程》的编写工作。

作为主要参加者,先后共参加并负责了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及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科技项目五项,参加部级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完成博士后基金项目一项,负责国家电力公司科技攻关项目一项,作为专家参加水利水电工程安全鉴定与验收项目十余项。

在科研方面:1996-1997年主持北京三家店水闸水上混凝土结构的检测调查与评估工程项目、引滦入津输水暗渠结构的评估与检测工作及暗渠结构渗漏修补工程项目、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现场检测及安全复核等项目研究;1998年-2007年主持水工新材料的开发与技术推广、国家电力公司科技攻关项目 “混凝土大坝水下裂缝及伸缩缝修补技术研究“项目,以及参加国家电力公司科技攻关项目 “混凝土面板坝新型止水结构和新型止水材料的研究”。负责国家“863”科技项目“渠道输水系统防渗抗冻胀新材料新设备 的研究与开发、水利部创新项目中生态型护岸材料与结构的技术开发与示范”子项、水利部创新项目“北方寒冷地区碾压混凝土大坝加高关键技术研究”、负责国家十一五科技项目“灌区输水渠道衬砌与修复技术研究”等项目研究;还主持与负责东北电网公司“丰满大坝长期安全性评价与全面治理可行性研究”工作。

在公司工作方面:1996年-2007年与贾金生副院长(时任所长)参加了科海利股份公司的创建与GB产品自主化生产工作,与郝巨涛、窦铁生、杜振坤、邓正刚、关遇时、许临和赵波等大家一起推动GB系列止水材料产品化的技术进步与市场推广,使其在国内外面板坝工程得到应用。与孙志恒、岳跃真、关遇时、陈改新、纪国晋等一起发展了水工混凝土老化病害检测、评估与修补加固技术,引进了一批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推动了混凝土老化评价与治理的技术进步。与岳跃真、郝巨涛、关遇时、孙志恒等一起,积极参与河南宝泉沥青混凝土面板的施工工作,从投标到中标施工,历时两年工程顺利完成。宝泉工程是我院目前承担的最大施工项目,也是国内类似工程中第一个由国内施工单位主导进行建设的工程,技术含量较高,工期紧、施工难度较大。宝泉沥青混凝土面板工程成功实践表明,中国人不仅有能力设计水工沥青混凝土工程,也有能力建造水工沥青混凝土工程。中国水科院已在水工沥青混凝土工程机械化施工与管理控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大大地促进水工沥青混凝土防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主编3部规程与规范,出版专著1部,主编出版论文集3部;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表论文40篇。

研究成果“大型水电站压力管道和混凝土支承结构动力分析和模型试验研究”,获1992年度能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大型钢管结构分析方法及伸缩节等技术研究”,获1994年度水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高面板坝新型止水结构、新型止水材料及应用”,获2001年度国家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三等奖。

张国新

任期2002.2~

 张国新(1960.4~)山东临朐人,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1978年考入清华大学水利系,1983年取得学士学位,1986年取得水工结构专业硕士学位,1989年取得高坝结构与抗震专业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留清华大学任教。1990年至1995年期间,在清华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及学生管理工作,先后任辅导员、研究生工作组组长、水利系党委副书记,1991年底破格提升为副教授。199512月,应聘到日本株式会社INA,作为海外特别研究员从事与水工结构有关的科学研究及技术研发工作。20011月回国,到中国水科院结构材料所工作,被聘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自20022月起任结构材料所(研)所长。兼任中国岩石力学学会数值模拟与岩石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水利学会水工结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力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水力发电学会水工及水电站建筑物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

19901月至199511月在清华大学工作期间,主要从事水工结构和数值方法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主持并参加了10多项有关结构力学、混凝土力学、断裂力学、热传导、热应力及断裂分析、大型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的仿真分析等研究工作。期间自主完成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温度应力仿真分析程序SAPTIS的初步开发,并应用于江垭、大朝山、温泉堡、溪柄溪等工程的温度场温度应力仿真分析。参加了与东江、东风、二滩、铜街子等水电工程有关的科研工作。参与完成了我国第一座碾压混凝土薄拱坝福建省溪柄溪碾压混凝土拱坝的研究和设计工作。

199512月至200012月在日本株式会社INA工作期间,主要从事数值方法及与水工结构有关的研发工作作为公司技术代表,先后参加了日本流形元法(NMM)和不连续变形分析法(DDA)研究会,对该两种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相继在重要杂志及国际国内会议上发表10多篇研究论文,得到了国际国内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以石根华博士的原始流形法程序为基础开发的流形元程序Manifold2d已在国内多家单位使用和研究应用。先后参与了日本长井、福地等大坝的设计,玉川、宫濑、黑部川、川俣、川边、鹤田等大坝的设计与研究工作。

20011月回国后到结构材料所工作,从事大坝温度场温度应力仿真分析、高坝安全与稳定分析、MgO微膨胀混凝土筑坝技术、数值计算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继续开发完善了仿真分析程序SAPTIS,增强了程序对缝的非线性开合迭代、整体非线性分析等功能,可同时模拟接触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问题;完善了程序单元库,除各种二维三维实体单元外,增加了接触缝单元、节理单元、杆单元、锚索单元等各种特殊单元;研究了大型稀疏方程组的求解方法并开发出基于非零存储的高效方程求解器,用SAPTIS程序可以在微机上进行多达200万自由度以上的超大规模仿真分析;开发了功能强大的前后处理程序,形成一个大规模仿真分析平台。研发的SAPTIS程序已经成功用于龙滩、小湾、溪洛渡、锦屏、拉西瓦、景洪、武都等数十个水利水电工程的仿真分析,以及丰满、陈村等大坝工程承载力和破坏模式模拟。提出的模拟MgO微膨胀混凝土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已成功用于贵州的三江、鱼简河等MgO微膨胀混凝土拱坝。

近年来,在对传统的水工结构问题和数值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致力于现代数值方法研究和应用,开拓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水工技术结合的新方向。在数值流形法、不连续变形分析法的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国内同行专家的好评。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温度应力仿真分析与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可视化仿真技术相结合,已在国内若干工程得以成功应用。通过引进、开发等方式,初步建成了可视化仿真模拟分析研究平台。

先后负责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重点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现代水工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机理与控制高拱坝真实工作性态仿真和设计理论与方法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南水北调工程若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中的丹江口大坝加高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以及水利部重点创新项目混凝土高坝施工温度控制决策支持系统等。

作为博士生导师,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5人、博士研究生4人,指导博士后2人。

研究成果三维可视化仿真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逻辑产品模型及cis2CAD的自主研发混凝土大头坝空腔回填改造加高技术研究及应用分别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混凝土拱坝优化设计报告获得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取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在国内外期刊杂志及会议发表论文100余篇。


3、博士生导师

朱伯芳

1928.10~

见中国工程院院士部分介绍。

张有天

(1933.4-2006.9)

      张有天,男, 1933年4月出生,安徽滁州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1950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系,1953年院系调整转入大连工学院水利系,1955年10月毕业;1956年末考入中国科学院水工研究室就读副博士研究生,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同时被取消研究生资格,并下放先后到东北勘测设计院、吉林省水库工程局、吉林省水利设计院参加劳动和水利工程施工、设计工作;1978年重回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在结构材料所工作,1983年错划“右派”问题得到彻底改正;1984~1985年在联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做访问学者;1991年被任命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曾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小浪底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水力发电学会水工及水电站建筑物专委会副主任、国际大坝委员会地基委员会委员、原国家电力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张有天教授对水利事业怀有深厚的感情,即使是在他在被错划为右派”的极端困难的环境下,仍能全身心地投入水利工程施工和设计工作中。在逆境中他不计个人得失、甘冒风险、勇于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粉碎四人后,他出席了吉林省科学大会,并被评为吉林省和水电部先进科技工作者,科研成果获得全国和吉林省科学大会奖。

张有天教授从事水利水电工作50余年,主持、参加完成了大量设计、施工、科研工作。参加了黑龙江省兰岗水电站厂房设计、吉林省察尔森水库土坝地基处理及输水隧洞设计、吉林省石头口门水库溢洪道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弧形钢闸门的建造和安装,以及察尔森水库防渗墙和输水洞施工等。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担任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岩土与水工建筑物的相互作用”、“长江三峡枢纽几个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的学术领导小组成员,同时主持其中课题“水在裂隙岩体中的运动及其与水工建筑物的相互作用”及“三峡船闸高边坡若干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的科研工作;主持过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高边坡稳定及其处理技术研究”等研究工作;先后参加了鲁布革、洪家渡、天生桥一级与二级、漫湾、龙滩、拉西瓦、小湾、李家峡、八盘峡、映秀湾、索凤营、锦屏、羊湖等水电站,十三陵、天荒坪、广州等抽水蓄能电站,以及三峡永久船闸及高边坡、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引滦入津、甘肃省引大入秦、万家寨引黄入晋、新疆引额济乌、南水北调东线穿黄隧洞及中线等工程的科研和咨询工作;主持过小浪底、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安康、宝珠寺、大朝山、飞来峡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以及许多中小型工程大坝蓄水安全鉴定及竣工安全鉴定工作。

张有天教授在学术领域有许多开创性的成果。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岩石水力学的研究,通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降雨及地下水对边坡稳定的影响”、“岩土与水工建筑物的相互作用”、“长江三峡枢纽几个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 等科研工作,在岩石水力学领域取得了重大创新成果,并在三峡、龙滩、漫湾等大型工程中得到了应用。他在参加审核法国电力公司设计的龙滩拱坝方案咨询工作时,发现并纠正了该方案在坝基渗流荷载分析中的错误。撰《岩石水力学与工程》一书,总结20多年来他在学术和工程领域的成果经验,是国内外关于岩石水力学工程应用的第一部全面系统的专著;水工地下结构是他科研工作的又一个主攻方向,作为水工隧洞领域的知名专家,曾多次参加《水工隧洞设计规范》的编写和修订;在参加完成的国家“六五”科研攻关项目“水电站大型地下洞室围岩稳定和支护计算分析”的研究工作中,在地应力场趋势分析及边界元方法等方面取得突破,并进一步将岩石水力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水工地下厂房和水工隧洞,在工程实践中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在1997年在参加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南干线长43km的7#隧洞的工作中,优化了奥地利D2咨询公司的衬砌结构设计,节省投资1.35亿元。他在有限元方法和边界元方法研究上均有所创新,在国内首先完成的不变网格法有自由面渗流分析的初流量方法和有限元程序、间接边界元方法的修正理论、有排水单元及排水子结构有限元方法、混凝土坝与地基的联合作用分析、地下结构的外水荷载等研究成果已在全国推广。

张有天教授公开发表科技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部即《边界元方法及其在工程的应用》(1989年)与《岩石水力学与工程》(2005年);出版论文集一部,即《水利情-张有天科技论文选集》(2003年)。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三等奖各1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3项,大禹二等奖1项。

张有天教授于2005年初不幸中风,虽经抢救,但身体未能完全康复,不幸于2006年9月30日病情突发,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1时10分在京去世,享年73岁。

张有天教授在学术报告会上

李金玉

1942.2~2005.6

 李金玉,男,19422月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1965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土木系同年分配到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研究所工作。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1998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北京中水科海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副理事长与混凝土耐久性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混凝土外加剂协会理事会理事与专家委员会成员,以及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理事等职。

20022月退休后继续作为专家一直参与重大工程科研项目的立项论证、科研与技术咨询等工作,同时承担指导和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

李金玉教授多年来主要从事水工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主要进行以下研究工作:

(1) 混凝土减水剂研发与应用研究;

(2) 对全国水工混凝土耐久性和老化病害处理调查并提出调查报告;

(3) 混凝土抗冻性研究,重点研究硬化混凝土气泡性质对混凝土抗冻性影响、高强混凝土抗冻性,以及混凝土抗冻性定量化设计方法等;

(4) 压力水作用下混凝土渗漏溶蚀试验研究;

(5) 高浓度及应力作用下混凝土硫酸盐侵蚀试验研究;

(6) 岩质高边坡锚固技术研究;

(7) 原级配大体积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研究;

(8) 大坝混凝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9) 为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而研发新材料与新工艺,如高抗冻粉煤灰混凝土与超抗冻(F600)混凝土、铁矿石骨料超高强抗冲磨混凝土、高强低弹复合混凝土(防渗墙)墙体材料、低强低弹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墙体材料、低热高抗裂新型大坝混凝土、混凝土防碳化涂料、复合保温保湿防护材料、抗硫酸盐侵蚀防腐材料、柔性抗冲磨材料、混凝土表面保温抗裂涂层喷涂技术、柔性全封闭抗冲磨涂层喷涂技术等。

李金玉教授在科研工作中高质量地完成了四十余项科研项目,成绩卓著。糖蜜外加剂的研究和应用1978年获全国科大会奖,混凝土新型减水剂的研究和应用1980年获电力部科技进步三等奖,DH型混凝土高效减水剂的研制和应用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修订《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D105-821985年获水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新型防渗墙墙体材料研究岩质高边坡锚固技术研究高强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特性研究等三项成果均获1997年电力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九五攻关项目混凝土抗冻性研究2001年获科技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科技攻关优秀科技成果奖,高拱坝地震应力控制标准和抗震结构工程措施研究2003年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混凝土耐久性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金玉教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1992年与范沈抚合作出版译著《混凝土建筑物修补》,2004年与曹建国合作编写出版专著《水工混凝土耐久性及应用》。

李金玉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20056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3岁。

李金玉教授与所领导及同志们合影

董哲仁

1943.2~

见历届所长部分介绍。

陈重华

1944.10~2017.05

 陈重华,男,汉族,19441025日生(云南省昆明市),祖籍湖北省京山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1967年于清华大学水利系毕业后,参加过石泉水电站和北京密云白河主坝抗震除险加固等工程的建设。1981取得清华大学水工结构专业硕士学位,同年分配至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所工作,曾任所学术组长、总工程师,兼任中国力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水工结构方面的研究工作。19851990年在加拿大Alberta大学学习并获博士学位,在土石坝,岩土本构关系、应变软化理论和解的唯一性、稳定性及反馈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归国后,从事非线性应力计算和施工过程模拟反馈分析方法的研究,以及水工结构工程的咨询工作,主持了包括有限元前后处理的一系列结构分析程序和大型软件系统,包括各类结构渗流、温度、应力、监测分析程序的研制和ABACUS等国外工程软件的引进工作,应用于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国电公司重点项目、APEC科技合作基金、小浪底工程监控系统和948等多项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课题、专题的研究,以及包括三峡、小浪底、南水北调工程在内的多个大型工程中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及咨询工作,内容涉及土石坝、混凝土坝、地下结构和边坡工程等。参加和主持了多项大中型水电工程的安全鉴定工作病险坝的加固设计工作。2004年退休后,主要从事咨询工作。

公开发表文多篇,内容涉及土石坝的破坏,岩土本构关,非线性有限元解的稳定性, 开放式大型通用水工结构分析软件系统的设计,复杂水工结构网格离散的可分域原理,拱坝与地基联合作用分析,非整体拱坝结构分析,隧洞衬砌外水压力研究,浅埋暗挖输水隧洞的施工可行性和安全性研究

培养硕士生3名,博士生2名,指导博士后2名。

隧洞衬砌外水压力研究及其在万家寨引黄工程中的应用2003年获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二等奖, 401工程引水隧洞上游洞段围岩稳定及衬砌强度分析”研究成果获1999国电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贾金生

1963.1~

见历届所长部分介绍。

张国新

1960.4~

见历届所长部分介绍。

鲁一晖

1956.1~

见历届所长部分介绍。


编后语

水科院结构材料研究所,伴随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发展已走过了50个春秋,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大成就。结构材料所虽然已历经50个年头,但仍然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我们坚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全面落实中央关于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所将会有更辉煌的明天。

本纪念册希望能从一些侧面反映我所的过去和现在,为的是全所员工继续共同努力,创造结构材料所更美好的未来,为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特别值得高兴的是,水科院结构材料研究所第一任所长赵佩钰教授,虽已年过86岁高龄,身体依然健康。我所老书记田孝忠同志已94岁仍健在,还有我所的关英俊教授已90高寿,还经常到办公室坐一坐,与同志们聊一聊。特别是朱伯芳院士虽已80高龄,仍在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结构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但也有使大家感到遗憾与婉惜的,我所已有21位老专家与老同志过早地离开我们,先后过世的有张国栋、王坚白、常忠华、杜佩瑜、周太开、王镭、张雅媛、汪景琦、吕宏基、李伯芹、蔡正咏、黄永权、段振祥、付贵、汪津滨、胡锦学、赵庚、沈崇刚、李金玉、张有天、王荣芬,他们都做出了很大贡献,特别是张有天与李金玉两位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都在各自研究领域作出突出贡献,他们的主要业绩分别由所在专题组成员写成创新争辉文章。他们的功绩将永远记在我们心中,我们将永远缅怀他们!

本纪念册的编写得到了我所在职与退休职工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我所下放与调离人员的热情支持,在此深表谢意!本次共征集创新争辉文章36篇、情系结构材料所纪念文章12篇,希望这些文章能反映我所职工所创立的业绩与敬业精神,以及当年下放与调离人员对结构材料所的关心与怀念之情。

本纪念册是对我所五十年来工作的一次大回顾、大总结,但遗憾的是有些资料找不到,如历年结构材料所人员名单就很不全,特别是1958~1968年这10年的资料更是难以找全,因此本纪念册未能附上结构材料所所志内容,真是有些遗憾!

本纪念册由中国水科院结构材料所建所五十周年所庆筹备组组织编辑,由黄国兴老所长主编、鲁一晖与张国新两位现任所长审定。

最后,祝离退休同志健康长寿,祝在职职工工作顺利、事业有成、身体健康!

编者

2007.12

1  1958~1968年结构材料研究所人员名单

赵佩钰

李清太

田孝忠

常忠华

史文华

关英俊

朱可善

汪景琦

沈崇刚

经萱禄

吕宏基

赵庚

付新民

张述严

高念祖

朱伯芳

王冲

林芳荣

李嘉进

刘治国

周采曾

郑宗莭

曾修级

梁学礼

胡锦学

吕荣珍

蔡正咏

杨德福

丁宝瑛

王同生

伍国樑

储海宁

郭之章

郭慧

孟百六

叶林能

胡永锦

张晓宇

陈际明

施曼丽

涂能文

胡积龄

王宝珍

毛朝平

姜志超

金学龙

庄万康

王雪松

谭一中

付元茂

姜福田

杨翰春

钱维栋

张建平

朱宝慈

黎尚周

唐学辉

葛荣寿

雷祥林

司郁馥

陶斯越

陈有德

杨奇

于希哲

周乾父

居襄

惠荣炎

李永贵

赵志仁

高泽贤

沙慧文

朱聪柳

马勋臣

王我宁

郭定中

陈莲芳

易冰若

李晶丽

陈志勋

李清普

吴军明

毕春楷

王春岫

赵秀荣

甄永严

杨若琼

陈厚群

吴振链

陶家发

甄月波

许静

李燕

梁育奎

段振祥

谌运林

马丙午

汪恩

王几华

柯兴旺

邹德寿

任朝国

李伯芹

方永留

温耀鑫

许季龙

黄永权

丁宝文

李桂兰

陈斌林

刘潮珍

王坚白

张国栋

林秋菊

舒立富

林世清

马迁

刘润广

索隆曼

于骁中

王挺正

候顺载

郭立富

王国秉

杨佳梅

买淑芳

黄建英

王志明

王足献

李桂兰

刘致彬

李金玉

黄国兴

林体楷

韩绍英

吕刚


2    1978~1988年结构材料所人员名单

赵佩钰

于骁中

甄永严

李智岭

盛德举

关英俊

赵庚

杨德福

金学龙

姜福田

付元茂

杜佩瑜

惠荣炎

李金玉

买淑芳

方瑞良

黄国兴

王荣芬

史杰

丁宝瑛

王国秉

汪景琦

胡积龄

张国栋

张有天

刘致彬

经萱禄

庄万康

宋许成

居襄

王我宁

吴浩

林秋菊

谢良安

周太开

李伯芹

钱蕴壁

郭立富

韩本正

司郁馥

甄月波

段振祥

吴致芳

阴玉昌

付贵

曹建国

黄淑萍

李鸿钧

胡锦学

张雅缓

王琪

沙慧文

易水若

林莉

贾树云

朱伯芳

张武功

沈星原

郭桂兰

杨禾

王月秋

陈心华

关遇时

陈湘生

李守辉

陈大海

张晓宇

常建军

王秀军

董哲仁

陈重华

吴仲谋

王镭

姚布丹

程哲毅

孙金刚

郑富龙

缪昌文

胡平

朱仰曾

林乐佳

张彥秋

马力

张玉美

陈平

李雪春

厉易生

张进平

刘敬廉

江伟

苏亦农

张博庭

季小弟

刘国民

何建德

张芳群

申杰华

杜小春

侯树云

秦明豪

于德海

夏朴淳

饶斌

孙计平

徐昕

范沈抚

孟凡宏

杜振坤

张武

黄红

张民东

王科进

谢钊

汪焰华

张双志

孙建

郑亚平

周家聪

岳跃真

宋宝洪

汪津滨

徐文雨

董福品






3    1989~2001年结构材料所人员名单

董哲仁

黄国兴

贾金生

鲁一晖

王国秉

黄红

赵佩钰

李智岭

胡锦学

甄永严

司郁馥

阴玉昌

赵庚

姜福田

付元茂

李金玉

买淑芳

吴致芳

韩本正

段振祥

惠荣炎

张雅缓

王荣芬

范沈抚

杜小春

曹建国

杨德福

贾树云

杜佩瑜

史杰

何建德

侯树云

朱仰曾

刘国民

王琪

朱伯芳

丁宝瑛

汪景琦

张晓宇

宋许成

张有天

庄万康

张玉美

马力

王镭

张武功

厉易生

陈平

张进平

陈重华

刘致彬

沈星原

杜振坤

黄淑萍

孙金刚

郑富龙

王我宁

王月秋

郭桂兰

王秀军

孙计平

林乐佳

胡平

陈湘生

徐昕

林莉

孟凡宏

李雪春

张民东

李守辉

汪焰华

张双志

周家聪

岳跃真

孙建

宋宝洪

郑亚平

汪津滨

徐文雨

董福品

南东亚

朱绛

陈贻研

关遇时

郭立富

夏朴淳

柯斯佳

梅梅

陈改新

刘中

邓正刚

马锋玲

栾丰

张益民

孙敬文

许平

孙志恒

陈肖蕾

卢正超

郝巨涛

沙慧文

陶英

张广文

吕小彬

李芳

吴怀国

田军涛

李燕林

黎利兵

杨波

许临

罗庆元

王爱勤

张承志

窦铁生

李素梅

纪国晋

张雷

何旭升

陈煜

杨萍

赵春

雷爱中

赵波

林鹏

高永梅

张国新

张凤云

薛建光








4    2002~2008年结构材料所(企)人员名单

鲁一晖

陶英

陈改新

窦铁生

郝巨涛

李金玉

曹建国

孙志恒

杜振坤

岳跃真

马锋玲

邓正刚

陈肖蕾

纪国晋

王秀军

李守辉

王月秋

孙建

罗庆元

李燕林

宋保洪

孙金刚

林莉

吴怀国

田军涛

雷爱中

何旭生

甄理

刘增宏

陈维江

赵德海

薛建光

赵波

颜元亮

王少江

李敬玮

冯炜

夏世法

计涛

杨伟才

张家宏

孔祥芝

刘晨霞

孟丽娟

李新宇

冯明珲

马临涛

黄昊

王荣鲁

李炳奇







5    2002~2008年结构材料所(研)人员名单

朱伯芳

张国新

朱新民

陈重华

张进平

彭校初

陈平

黄淑萍

董福品

胡平

杨萍

黎利兵

贾树云

李雪春

卢正超

徐昕

许平

杨波

李素梅

赵春

李静浪

陆峰

朱银邦

裴安荣

刘毅

郑璀莹

崔炜

秦明豪

赵丽娜

周秋景



6    结构材料所博士生导师名单

姓名

专业

年份

1

朱伯芳

水工结构

1984

2

张有天

水工结构

1995

3

李金玉

水工材料

1997

4

董哲仁

水工结构

1998

5

陈重华

水工结构

2002

6

贾金生

水工结构

2002

7

张国新

水工结构

2003

8

鲁一晖

水工结构

2005

7    结构材料所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

年份

人员

1991

朱伯芳

1992

张有天、周太开、于骁中、赵佩钰、汪景琦

1993

厉易生、姜福田、关英俊甄永严

1998

李金玉

1999

黄国兴

2003

贾金生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3号D座    邮编:100038

版权所有:国家水电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研究所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4/06 11: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