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神文明 > 50年庆典

五 情系结构材料所

发布时间: 2018-06-25 来源:

  情系结构材料所

我所从1958年组建以来,经历了国家困难时期与文革时期下放人员,有部分人员未能调回水科院结构材料所工作,还有工作到别的单位工作人员,请这些人员撰写情系结构材料所回忆纪念文章,对以上作者撰写的文后均附有作者简介,共收到回忆纪念文章有以下12篇:

1

  祝“你生日”快乐——献给结构材料所50周年所庆

  陈厚群

2

  难忘的八年

  李嘉进

3

  建所初期的经验值得重视

  陈际明

4

  回忆1957~1961年混凝土徐变等试验研究工作 

  伍国梁

5

  刻苦学习与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使我受益匪浅

  杨若琼

6

  结构材料所伴随我成长

  郭之章

7

  值得怀念的日子

  王同生

8

  难忘的岁月

  杨佳梅

9

  为我国早期大坝安全监测作贡献

  李永贵

10

  金秋十月忆往昔

  居  襄

11

  回忆在结构材料所的片段往事

  沈星原

12

  难忘那段求知探索的青春岁月

  缪昌文



“您生日”快乐

——献给结构材料所50周年所庆

陈厚群

结构材料所建所50年了!

今天,我怀着犹如“出嫁的女儿”重回“娘家”的激动心情,前来向您祝贺50岁的生日,和“家人们”重聚,倍感亲切!

在这里有着我太多的回忆和思念,联系着我曾经有过的几多憧憬,几许惆怅!

在这里我初次走上了工作岗位,开始从学校踏进社会。曾记得报到后我要求先去工程工地劳动,后因在桓仁工程工地工伤,从沈阳医院归来时受到院、所领导和同事们的热诚接待,一开始就感受到集体的无比温馨!

在这里我仰望那如今已显得陈旧的结构楼二层熟悉的窗口,仿佛又看到在多少个深夜陪伴着我的灯光,也勾起了我依稀记得的在实验室度过的不眠之夜的情景。在一片奋进的氛围中,使刚融入的我那颗年青的心,也满怀求知和敬业的渴望!

在这里我受命组建抗震组,虽然我当时对抗震的了解很少,但既然工作需要,也就从此和抗震科研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为此,也曾有过多少困惑和焦虑啊!当然,也总忘不了遇到困难时,黄文煕先生的谆谆教导、鼓励的音貌和他亲自到实验室来指导工作的身影。师恩难忘!

在这里我曾经担负过共青团的工作,也编过黑板报、墙报。这次又能见到当年在一起开展共青团和各种活动的同志们,如今虽也都已白发苍苍,但似乎又回到了“我们也曾年青过”的岁月,多么令人神往!

在这里我们曾每天都在楼前一起做工间操;还记得每当节日前夕,所里都会派人去为大家代购抢手的节日期间的电影票,有剩下的票,赵所长常常自己包下来,再转送给工人同志们;也曾记得在南院新年联欢中,我和赵所长搭档还得过桥牌赛的冠军;还有三年困难时期在工间操时一起喝过小球藻……。这一幕幕在这个大家庭中共同生活的片段,也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在这里还使我回忆起,那年所里的老周同志突发重病,在医院抢救急需输血时,眼前就浮现出那个夜晚,大家围集在复兴医院门口争着要献血的一幕。多好的集体啊!

在这里我也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全过程,那充满了惶惑不安的日日夜夜,那从自责、惊恐到茫然的沉重而漫长的历程。劫难也锤炼人哪!

这一切我都是在这个“家”中和“家人们”一起走过来的,留下了难忘的足迹。

但曾经有过的憧憬也好,惆怅也罢,毕竟都已随着时光流逝。在我心中难忘的只是:这里是曾经培育我成长的“家”,有关怀和支持着我的“家人们”。每当想起,总充溢着一片浓郁的思念和温情!

所以今天在您的50华诞之际,我只想轻轻地对您说:

“亲爱的结构材料所,我感谢您!时常思念你!”

祝福您更加欣欣向荣,为我国水利水电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祝福“家人们”工作顺利,生活幸福!

我为出自这个“家门”而自豪!虽已离“家”的我,也将努力不辜负您的培育和期望。

    作者简介:陈厚群(1932-),男,江苏无锡人,1950年入清华大学土木系学习,1952年赴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水电系学习,1958年毕业回国到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所工作,1978年调水科院抗震防护研究所工作,曾先后任该所副所长与所长。1984年曾在美国芝加哥哈扎公司结构部任高级工程师,并在伯克利加州大学进修。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难忘的八年

李嘉进

我于195712月底从苏联回国被分配到电力部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所,在所工作8年(1958~1965年)后,调院政治工作部工作5年(1966~1970年),1970年下放到四川渔子溪工地。在所里工作期间正值国家号召向科学进军,贯彻科研十四条和全国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而在院工作期间正值“文化大革命”。

那时的结构材料所的全体职工,在党支部和赵佩钰所长的强有力的领导和组织下,干劲十足,奋发学习和工作,无论是年长体弱的吕宏基工程师,年长的关英俊、朱可善、朱伯芳、付新民、汪景琦工程师以及归国华侨经萱禄工程师,还有年轻一些的工程师或做行政工作的甄月波同志和工人同志,都尽心尽力的做好本职工作,他们互相尊重和学习,形成了一个和谐团结的科学研究队伍,在那种浓厚的学术气氛环境下,除了那些年长的工程师各负责有专题研究之外,许多年轻的工程师都能独挡一面,结合生产开展专题研究,如于骁中、陈厚群、陈际明、黄永权、许季龙、丁宝瑛、王同生、郭之章、杨德福、姜福田、付元茂、甄永严、汪成梁、庄万康、惠荣炎、王坚白、杨若琼、刘润广、索隆曼、赵志仁、周乾父、王国秉、李金玉、黄国兴等,他们都在当时和以后各自的研究领域里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是朱伯芳和陈厚群两同志,由于他俩的研究成果突出,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他俩的荣誉也是结构材料所的荣耀,我为之感到高兴。由于全所员工的努力,我所研究成果水平高,解决许多工程实际问题,那时很自然的我所便成为全国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结构与材料的研究中心,一些科研、设计和工程单位经常派人来所里实习和请教咨询,以及委托实验研究。

我在所期间根据所领导的安排,和有关同志合作做了以下试验研究工作,由我负责与吴振琏、沙慧文两同志一起开展混凝土微观结构研究,当时结合湖南柘溪大坝进行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试验,其结果证明该工程大坝混凝土裂缝不是由于碱骨料反应所致,得到主管院长覃修典和水电总局黄育贤总工的好评;为上马岭水电站做混凝土配合比试验,以及为其规划实验室;还为刘家峡水电站规划现场试验室;下楼出院到云南以礼河,为干沟电站斜长引水发电隧洞钢管外回填混凝土,采用溜槽浇筑工艺试验和应用获得成功;还和甄永严同志一起与建材院、江西水电设计院的同志合作在江西的百子电站采用矿渣硫酸盐水泥浇筑混凝土试验(浇筑质量尚可);我还和施曼丽同志一起探讨橡胶混凝土性能等。

另外,我还担任了一年所的业务秘书,使我学习、了解全所的科研业务,受益匪浅;还兼任所团支部书记,院团委副书记;还在那经济困难岁月管理了南院三个月食堂。我还常被指派参与水电总局领导、部领导组织出差,了解工程情况或参加一些工程技术讨论会,如丹江口大坝混凝土质量的研讨会等,这些给我学习与了解工程实际很有帮助。我还参加了“四清”工作队,组织上要我做张子林院长(四清工作队队长)的贴身保卫工作。“文化大革命”初期被一些群众誉为张子林的“武官”。在那非常时期我和政治部的一些同志写了“驳水科院必须大乱”的大字报,后来被军代表(雷代表)认为我是保张(子林)势力,并说我是张子林的“武官”,要我与张子林不要藕断丝连,为此我当即做了申辩而被这位军代表牢记在心。

特别值得书写的是我们尊敬的赵佩钰所长,他胸怀宽广团结关心同志,鼓励大家做出成绩,他还经常牵挂着我们这些已离开水科院结材所下放到四川的同志,使我从内心里感激他,更让我难忘在结材所的八年!

结构材料所的情况写的不够全面敬请谅解!

我和陈志勋恭贺结构材料所建所五十周年!

200795日  于成都

作者简介:李嘉进(1932.1-),男,福建长汀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58~1965年在水科院结构材料所工作,1966~1970年在水科院政治部工作,1970年下放到四川渔子溪工地,1978年调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工作。

建所初期的经验值得重视

陈际明

本人于1956年毕业分配到当时的电力工业部水电科学研究院,因留校工作拖至1957年才报到。在结构材料所工作了15年,1972年调出。结构材料所是我早期参加工作和学习成长的地方,得到不少老同志的关心、帮助和指点,现在回忆起来还是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在庆祝建所50周年之际,向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同志表示衷心感谢!

下面,就我个人在结构材料所工作期间,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体会,作几点归纳和整理,以供参考。

1、结构材料研究所在不断发展

我国水力资源丰富,面临十分繁重的开发和建设任务,1958年新组建的结构所应能解决我国水利水电建设的水工结构和材料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应能承担水利水电建设水工结构和材料方面的试验研究课题;引领水利水电水工结构和材料科学的发展和进步。这是建所初期所领导就反复强调和明确指出的。

50年来,经过历届所领导和全所同志的共同努力,结构材料所就是沿着这一方向努力奋斗,不断前进的。现在我们高兴地看到,结构材料所已经成长起来了,研究队伍壮大了,研究手段更加多样,理论水平更加提高了,完全可以适应和满足我国水利水电建设的需要。

2、重视人才的培养

结构材料所有一批留苏副博士与上世纪50年代初、中期参加工作的老同志,他们大多是所的中坚力量、技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从建所开始,所领导就十分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所领导特别是趙佩钰所长,只要听到有国外留学回来的人想来所工作的,就立即派人去了解情况,有时还亲自去做工作,这批留苏回国同志有黄永权、李伯芹、于骁中、陈厚群、许季龙、王国秉、杨佳梅等。此外,还有从日本回来的经萱禄与林秋菊,以及从国内调入的汪景琦等。

在人才培养方面,当时采取的方法有:

1)到高校听课、参加电视大学与函授大学学习,在所内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例如当时的温控组全体都参加了电大数学课程学习,还拿到了结业证书。当时参加函授大学的有周乾父、郭定中、居襄、温跃鑫等,他们都拿到了毕业证书。

2)派往前苏联学习考察。到苏联有关高校和科研单位进行学习和考察,当时派往前苏联的有李嘉进、张国栋和付元茂。

3)提倡从工作中学,在工作中用,边工作边学习,以老带新(老同志带新同志,技术熟练的带技术不太熟练的),实践表明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

4)在所内举办各种类型学习班。例如由经萱禄工程师主讲的英语班,由汪景琦工程师主讲的重力坝和拱坝设计原理,由朱伯芳工程师主讲的温控计算原理等。通过这些学习班,不仅使大家扩大了知识面,了解了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同时提高了技术人员的水平和素质。

5)举办青年科技人员的学术报告会,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与学习心得,介绍试验技术的发展和存在问题。这样做不仅可使年青同志认真总结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有利于各组业务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促进相互竞争,取长补短。会后还出版了论文集,使年青同志有发表论文的机会,培养总结和书写能力。

在此,还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结构材料所成长的两位院士,这不仅是他们个人的成就和光荣,同时也是结构材料所的荣誉。朱伯芳和陈厚群是在结构材料所锻练和成长起来的两位院士(陈在结构所领导的抗震组,后来到水科院抗震所),既有他们本人的因素,是他们个人的努力;同时,也有所里的支持、关心和帮助。从个人角度说,他们两人共同的特点是理论基础扎实、刻苦钻研、思路敏捷、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具有创新思维,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取得了突出成果。从所的角度说,所领导给予特别的支持、关心和帮助,例如,给课题安排较强的力量,在设备引进方面给予了特别的照顾和支持。当时的温控组就是配备了全所最强的阵容,他们为课题的试验研究、分析计算等作了不少工作。还聘请了苏联专家对课题组给予指导,给课题组讲课,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给大家不少启示和帮助。

在抗震研究方面,当时也是配备了很强力量,他们在水工混凝土结构抗震试验研究与抗震分析计算方面也都做了许多工作,也作出了一定贡献。

3、重视试验技术的开发研究和应用

建所初期,所领导就十分重视试验技术的开发研究和应用,重视仪器设备的引进,先后从捷克引进了光弹性试验仪,从日本引进了抗震试验台等。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展了胶体材料模型试验,开展了石膏材料、浮石脆性材料的研究和模型试验,还对模型试验的各种加荷方法——千斤顶加荷与水银加荷等进行系统研究。成立了电测研究组,对电阻片测量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这些对提高模型试验的精度和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我们还要深切怀念傅新民和汪景琦两位老同志。傅工是解放前就参加工作的老同志,是水科院光弹性试验研究的的开创者。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深入探索,对年青同志要求严格、热心帮助、关心备至,他的这种精神至今仍值得大学学习。汪工是1950年参加工作的老同志,理论基础好,设计经验丰富、对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待人诚恳、乐于助人,在帮助年青同志方面作过不少工作,他的这种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

4、重视和培养学术带头人

培养学术带头人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首先培养对象要有一定理论基础和素质,再经过若干年的刻苦钻研和培养锻练,领导还要为他们创造各种条件,给予充分的支持、关心和帮助,才能逐步成长。有了学科带头人才能形成学科优势,才能形成所的特色。

趙佩钰和关英俊两位老同志是称职的领导人,都是所筹备组成员。本人在建所初期曾担任过一届所学术秘书,有幸在趙所长直接领导下工作。和趙所长朝夕相处,我的感觉和体会是,趙所长平易近人、待人热情诚恳、工作深入细致、乐于助人,没有架子、爱护同志,他坚持1~2周召开一次所务会,交流各组与各课题组的情况和经验,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布置所的工作,全面负责所的工作,对筹备和建设结构材料所尽心尽职,一心扑在工作上,对结构材料所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英俊同志也是所筹备组成员,又是材料试验研究方面的主要负责人。他对人和蔼可亲、热情诚恳,对同志坦率直言,对事不对人,不隐诲自己的观点,凡事放在桌面上,对工作认真负责,勇于承担责任,协助趙所长做好所的筹备和建设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庆祝建所50周年之际,我们要认真总结50年来的建所经验,特别是建所初期的经验,努力把结构材料所建设成一个具有理论基础扎实、研究手段先进,在若干领域具有鲜明特色与明显优势的研究所,以便把我国的水工结构和材料研究达到一个新水平,更好地为我国水利水电建设服务。

作者简介:陈际明(1933.4-),男,教授级高工,1956年大学毕业分配到电力工业部水电科学研究结构材料所,因留校工作拖至1957年才报到。在结构材料所工作期间,曾担任过三组组长、所学术秘书,以及多届所党支部委员,1972年调水利水电建设总局,后改为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工作。

回忆1957~1961年混凝土徐变等试验研究工作

——兼回忆苏联专家B.B.布林柯夫老师

伍国樑

1956年我从天津大学毕业分配到电力部水电科学研究院,在混凝土结构组工作,组内有张思恭(组长)、钱维栎、杨奇、王嘉琴和我共5人。我组任务是搞预应力混凝土研究。张思恭于1956年底调离水电科学研究院,由我任混凝土结构组组长。

19572月苏联专家B.B.布林柯夫来院工作。布林柯夫专家有三个专长,即混凝土徐变等性能试验;大坝混凝土温控计算;大坝内部观测仪器埋设与计算。在院长覃修典、副院长兼党总支书记于忠、院总工程师赵佩钰等院领导研究后决定派我向苏联专家学习混凝土徐变等性能试验、派王同生学习温控计算、派庄万康学习大坝观测。从19575月后我在布林柯夫专家指导下进行混凝土徐变等性能试验研究工作。

19579~10月水电科研院迁到北京西郊木樨地,在新建的试验大楼中一层、二层和地下室办公和试验。杨奇同志转入施工研究所,钱维栎从事外壳板施工预制研究工作,王嘉琴协助我工作。1958年春水利部与电力部合并,19586月水利科研院、水电科研院和中国科学院的水工室等三个单位合併为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内机构调整组建“结构材料所”。结构材料所下设6个组,我分配到四组,组长为朱伯芳,主要是温控计算和徐变、导温系数等试验。我的任务是进行混凝土徐变、弹性模量、抗拉强度(极限拉伸变形)试验,为温控计算大坝防裂提供资料。19588月王嘉琴下放丹江口水库,所领导安排周乾父协助我工作。四组人员还有朱可善、王同生、郭之章、张国栋、丁宝瑛、谭一中、田甲运、储海宁、杨若琼、王冲、温跃鑫、李晶丽、陈莲芳等。周乾父同志在研制徐变试验机方面做了许多工作,特别是1958年冬赴东北购回606吨车辆弹簧为以后设计制造弹簧徐变试验机打下物质基础。1959年底我调入五组,五组的任务是大坝观测,我的任务仍是从事混凝土徐变等性能试验,为大坝内部观测资料分析提供资料。五组人员有经萱禄、梁学礼、庄万康、林世卿、赵志仁、曾修级、惠荣炎、舒立富、李永贵、陶家发等,组内安排舒立富协助我工作。舒立富在为徐变试验中用的差动式应变仪的率定、埋设试件中、测徐变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在1958~19614月期间先后协助我工作的还有易冰若、李晶丽、李燕、梁育奎等同志。

布林柯夫专家一般每周约见我一次(上午),我汇报,专家指导,由院翻译室张同志翻译交谈。事后我将专家谈话整理,由张翻译校核后存档。19596月苏联专家回国,布林柯夫专家回苏联后仍十分关心我们的工作。196010月成勘院科研所的李光宗同志去苏联考察一年后,回国到北京时还和我谈起在列宁格勒的全苏水工科研院(ВНИИГ)见到布林柯夫专家,专家仍十分关心混凝土徐变试验工作。如果说水科院的混凝土徐变试验取得很大成绩,这是与布林柯夫专家的指导密不可分,专家是有功劳的。我永远怀念布林柯夫专家,我敬爱的老师!

在布林柯夫专家指导下,我做了以下工作:

1)进行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

2)研制混凝土极限拉伸试验设备及进行极限拉伸试验;

3)在自制的1.5吨双杠杆拉压徐变试验机上作砂浆试件受压徐变试验和弹性后效试验。

19596月专家回苏联后,我在专家的试验思想指导下,在组长朱伯芳工程师领导下做了下列工作:

1)研制混凝土受压徐变试验设备及进行受压徐变试验;

2)研制混凝土受拉徐变试验设备;

3)研制混凝土受弯徐变试验设备及进行受弯徐变试验;

4)进行影响线试验;

5)参加编写《混凝土坝的内部观测》一书;

6)参与翻译、校核《混凝土的徐变问题》一书;

7)筹备并参加“三峡大坝混凝土徐变试验”会议。

1961410日我接到结材所通知,我调辽宁省水利厅。离开结材所前我最后一次到徐变试验室——我从195712月开始进行徐变试验的地方,我望着这些徐变机,它们凝聚着我的心血,溶入了我的汗水和辛劳,我心中苦涩,留恋难舍,百感交集。

19614月以后我到葠窝水库、清河水库、双台子河闸等工地从事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和工程质量检查。1966年前我几乎每年回北京仍要到徐变试验室看看。看到室内又增加了几台II18吨弹簧徐变试验机,并正在进行试验。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我回北京少了。我1968年被“群专”,1969年去五七干校,1973年我被分配到辽阳市房产公司搞砂浆、混凝土试验。但我仍惦念着徐变试验。我看到了19662月的《水利学报》上刊登金学龙同志写的文章《混凝土蠕变试验设备及其变形量测仪器》,我感谢金学龙同志认真如实地总结了我曾做的工作。虽然后来有些徐变机已在试验室消失,但这篇文章却记存下来。1979年水科院给我落实政策,但我未能调回水科院。1980年我调到水利部天津勘测设计院科研所搞光弹试验,后又搞混凝土试验。1987年我调民革天津市委会搞党派工作(任市委常委、副秘书长),1995年退休。1997年我应邀到山西引黄局搞工程监理,1998年我在引黄试验室搞混凝土试验监理时收集混凝土资料时看到1983年出版的《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D 105-82),该规程176页第5.0.8[508-80]混凝土抗压徐变试验——在18吨弹簧徐变试验机上作f260园柱体试件徐变试验,用差动式应变计和千分表测变形。这套方法正是我19614月离开水科院结材所前基本定下来的混凝土徐变试验方法,这说明这试验方法已在国内水利水电系统推广采用,对此我感到高兴。后来我又看到在铁路、公路、房建等多部门的试验规程也刊有类似的内容。我这才明白这套混凝土受压徐变的试验方法已推广全国使用,我更惊喜,庆幸当年我五年中苦苦探索的混凝土徐变试验的辛劳没有徒劳,它终于能为我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为全国土建事业作出一定贡献。

2007514日我到龙翔公司,拜望老领导赵佩钰所长时谈起徐变事,经赵所长介绍,我到结材所新楼见到黄国兴同志并谈起混凝土徐变工作,后我又随王秀军同志到徐变试验室参观。我又一次回到19614月前我工作过的地方,仍是两间48m2的试验室,双杠杆30吨的徐变试验机、小的双杠杆拉压徐变机、36吨杠杆弹簧徐变机、受弯徐变机、受拉徐变机都不见了。我看到II18吨弹簧徐变机多台,并且仍在进行徐变试验,又看到许多台新制的油压徐变机在做试验。王秀军还介绍正进行的混凝土松弛试验,徐变观测与整理资料已自动化了。显然这些年来在金学龙、惠荣炎、黄国兴、易冰若、王秀军……等同志努力工作下又有了很大发展,取得很大成绩。黄国兴同志又给我看了一本1988年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由惠荣炎、黄国兴、易冰若编著的《混凝土的徐变》一书,该书系统阐述了混凝土徐变的方方面面。看来结构材料所对混凝土徐变试验研究方面已作出巨大贡献,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我为之而高兴、自豪。我祝愿结构材料所的混凝土徐变试验研究工作更发展、更进步,为水利水电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20086月是结构材料所组建五十周年的喜庆日子,五十年来取得了辉煌业绩,为水利水电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结材所1958年建所时我才25岁,如今我已75岁了,回首往事我感慨万千。

虽然我现在已不是结构材料所的一员,但是我曾经是结构材料所的一员。

虽然我离开结构材料所已四十七年,但五年的试验让我对结构材料情深难忘。

虽然我已是七十五岁的老头,但我青年时曾在结构材料所苦苦努力工作过五年。

虽然我在结材所的工作贡献是微小的,但它终究是结材所取得巨大成绩的大海中一滴水。

在结构材料所建所五十周年时,我衷心祝愿结构材料所发展、兴旺、再创辉煌!


作者简介:伍国梁(1933-)男,上海市人,1956年天津大学毕业分配到电力部水电科学研究院,1958年到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所工作,19614月调辽宁省水利厅工作,1980年调水利部天津勘测设计院科研所工作。1988年被天津勘测设计院评为高级工程师。1987~1998年当选为民革的六届、七届、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并任民革天津市委常委与副秘书长。1993年当选为天津市十二届市人大代表。

刻苦学习与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使我受益匪浅

杨若琼

1958年我从清华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水工研究室,报到时才知道水工研究室已合并到水科院,情绪多少有点波动。但是,当我到水科院结构材料所工作时,看到每天晚上办公大楼灯火通明,大家都在勤奋学习的情景时,似乎使我感到好象又进入了另一座大学。尽管大家早都是大学毕业生,却仍然在学习电大开设的力学、数学等课程,所里还开办了各种数学班(如工程数学、变分原理等)与外语班。在那个向科学进军的年代里,人人都在不断地提高自己,记得我们有几位家住海淀附近的同事,每晚读完书后,结伴骑车披星戴月回家。这种刻苦学习新技术的精神使我受益匪浅,整整影响了我一生。

在科研工作中,密切结合生产实际,深入工程现场的工作作风是结构材料所的传统。记得当时分配我搞钢结构,指导这一项目的是黄文熙副院长与趙佩钰所长。在开展具体科研工作前,派我到三门峡向苏联专家具体学习钢管设计、制造,我在那里工作了半年。以后又到上海钢厂与造船厂学习,大约一年半后才正式写出开题报告,从生产实际中找出课题进行研究。同时去解决几个工程的闸门问题(如三义寨弧形门研究等)、钢管问题(如刘家峡、以礼河与百丈际等工程压力钢管研究)。黄文熙副院长特别强调试验的重要性,要求试验成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来不得半点虚假……。在我年青时代培养的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用科学的理论去解决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问题的方法,同时又是再一次提高科学水平的研究方法,指导着我几十年的科研工作。

在水科院结构材料所工作十余年,度过了我国经济困难时期、向科学进军时期及文革时期,但是大家团结协作、克服困难、互相帮助的精神使我永远不会忘记。记得有一次我突然大量便血,我爱人又出差在外,是结构所的同志们(如马迁、汪成樑、谭一中、姜治超等)把我送去医院住院。我在以礼河工地出差近一年,结构所的同志们(如郭之章、钱维栎等)专程到清华我家中看望孩子们,这种互相照顾的例子很多、很多,我就不多举了。结构材料所是个团结友爱的集体。

作者简介:杨若琼(1934.-),女,教授,1958年大学毕业分配到水科院结构材料所工作,1972年调清华大学水利系工作。

结构材料所伴随我成长

郭之章

   19569月,我从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北京定福庄电力工业部水电科学研究院工作,继而被分配到院内混凝土材料所的混凝土大坝温度控制专题小组。当时,混凝土大坝温度控制专题是国家五年计划中的研究专题之一,因而受到重视。19575月,上级请来了苏联专家,帮助开展工作。院里调集人员,组成跟苏联专家学习的小组,我们专题小组数人也就自然成为该小组的成员而开始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历程。

   1958年合并后的结构材料所,是我工作以后成长的地方,有许许多多值得回忆和纪念的人和事。真是,悠悠多少往事,好象就在昨天,有过多少同事,仿佛还在身边,思想起来真是令人感慨万千!现在我把一些记忆犹新而又值得回忆的人和事写在下面,与大家共忆分享。

   1结构材料所前身的一部分是电力工业部水电科学研究院的混凝土材料室,关英俊同志是我们的室主任,所以,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位顶头上司就是关英俊同志,后来他也是合并之后的领导班子成员之一。虽然当时我们的年龄与他相差悬殊,但在接触中他总是称呼我们老X,由于当时我们年轻,听起来不太习惯,但深感他对我们年轻人的尊重,安排工作总是与我们用商量的口吻,关心我们的生活,给人以待人宽厚的感觉。这无形中给了我们这些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以榜样,以至于影响到我以后的为人与处事。

   2在与苏联专家相处的日子里,给我记忆较深的是苏联专家布林可夫的人品,他耐心、细心、真诚、有爱心、无保留,唯恐我们学不到知识。从他那里,我们学习到了最基础但又很重要的知识,建立了清晰的概念,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有益的基础。同时也从他那里也学到了做人的本份。

   3我觉得在结构材料所之所以能够得到健康成长的原因之一,是所领导层放手让我们参加实际锻炼。记得1958年,赵佩钰所长派我和钱维到内蒙包钢,参加一个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安全浇筑不裂缝的讨论会,我们利用跟苏联专家学到的点滴知识,提出了我们的建议,不料竟然得到与会者的认可。这对于当时初出茅庐的我们,初试牛刀、树立自信是很有帮助的。在日后的工作中,所领导放手让我们参与各个方面的会议和活动。凡此种种,实际上都是对我们的一种有效培养和锻炼。

   4在过去那段困惑的年代里,红专辩论难解难分,但是当时的党支部和所领导坚持原则,开展一些业务学习活动,因而有利于良好学习风气的树立,也有利于我们成长。记得1963年前后,所领导同意了我们温控专题小组几个人,每周有23次上电视大学的时间(学习复变函数、偏微分方程等数学课程);同时在全所鼓励学习外语,并进行英语和俄语的考试。而对于个别同志异议,所领导坚持原则,不为流言蜚语所左右。我想,这也应该算是当时的党支部和所领导层的领导作用吧!

   5我觉得在结构材料所得到最重要的一个锻炼是基础知识的提高和科研工作方法的掌握。正因为如此,在离开水科院到其它部门工作之后,无论是设计、科研、写书、撰文、编程等工作,我都能够较快地上手,这与在结构材料所得到的锻炼不无关系。例如,在所内工作期间所学到的工程、数学、力学、外语等基础知识,对于后来的工作有较大的帮助。再例如,过去在所内每当开展一个新课题之前,总要先写出读书报告,这一步骤人人皆知,但只有在做完之后才更加有体会。已故黄文熙院长,在主管结构材料所工作时,叫我开展光干涉力学试验时教我的这一做法(先写出读书报告),在后来的工作历程中,我才体会到这一方法真是受益匪浅。

6我认为,结构材料所领导作风的另一方面,也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贯彻落实下楼出院的方针也是一贯的出差搞工程项目要联系实际,在家搞室内试验也要联系实际。以我自己的工作为例,正是由于联系工程实际的印象比较深刻,才会在室内,通过室内试验工作的方式,发现并提出在温度应力作用下测定混凝土极限拉伸的方法。正因为如此,所内诸多的专题研究小组,例如混凝土专题小组、大坝原型观测组、混凝土温控专题小组等等,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应用于工程实际的科研新成果,至今还在继续发展,而且继续在工程项目上发挥作用。

   7在文化大革命那段困惑年代,逢人只说三分话,但咱们结构材料所仍然有正气盎然的一角,这是难能可贵的。例如,当时我和一位所内同仁为某些事交换意见时,他善意地告诫我说,看一个人好不好,不能只看他对你本人好不好,除此之外,还要看他对其他人怎么样。象这样推心置腹的劝导,使我受益匪浅。当时我还因过错而受到一位已过世老干部的呵护,也使我难以忘怀。这也反映了当时结构材料所的一种人文景象。

   8过去,在欠缺人文关怀的环境下,我得到了一些同志的关心和帮助,例如赵佩钰所长经萱禄工程师等。当时我们人际关系较少,他们助人于困境,帮助我,为我爱人找大夫看病,经萱禄工程师还特地叫他的原日本夫人陪伴我爱人去医院看病,使我至今难忘。

我作为结构材料所建所初期的一名基层科研人员,要感谢结构材料所的党组织、老领导,感谢结构材料所的同仁们。结构材料所伴随我成长,是你们帮助了我、培养了我,你们不但教会了我做事,还教会了我做人,谢谢你们。让我们把过去的相处,作为美好的回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弦上。

作者简介:郭之章1934.5-1956年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毕业,被分配到电力工业部水电科学研究院工作。1971年底被下放至水电二局设计工作。1979年被调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工作,直到19966月退休。

值得怀念的日子

王同生

我是1956年夏从华东水利学院毕业分配到电力部水电科学研究院的。1958年水电科学研究院与水利部水利科学研究院合并成立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我也随之转入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所。从1956年至1969年去五七干校前的13年间,一直从事混凝土坝的温度应力与温度控制专题研究。

1956年党和国家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对我们这些刚分配到科研单位的青年人是巨大的鼓舞。当时觉得要搞好科研工作,必须炼好基本功,于是根据科研课题的需要,刻苦深入学习数学与力学方面的高等课程,并努力提高外语水平。1957~1959年我参加了向苏联专家学习的活动,1960~1962年参加了电视大学数学物理方程、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数学课程的学习,在工作中又得到了课题组长朱伯芳同志的很多帮助,使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

实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科研更好地为生产服务,既促进了科研本身水平的提高,又增强了科研的生命力。在结构材料所工作期间,我参加了古田、新安江、三门峡、丹江口、刘家峡等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温控和防裂科研工作,在这些工程的工地参加科研、设计、施工三结合,蹲点(在水电工地工作)时间前后共4年多,丰富了自己的工程经验。

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和努力工作,也做出了一些成绩和贡献。先后提出了新安江、三门峡、刘家峡等工程混凝土大坝的温控和防裂科研总结报告;1965年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译著《非定常热应力(下)》,该书是与中科院何善堉同志合作从德文翻译的;我还与课题组同志一起撰写了《水工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与温度控制》一书,在文革前夕印好校样,后来经修改补充在1976年由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根据1982年到1983年我在美国西北大学做访问学者的工作成果,1985年在《水利学报》上发表了《混凝土结构的随机温度应力》一文,被同行评价为我国最早发表的随机应力论文之一。

1971年我从五七干校分配到治淮领导小组办公室(后恢复成立淮河水利委员会)和太湖流域管理局,从事防洪和流域管理工作。在太湖流域管理局担任了行政领导,但我仍然抽时间,特别在退休之后,参与混凝土结构温控与防裂的技术咨询和科研成果评审,并在一些方面继续进行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探讨。

由于我在水科院工作期间养成的分析与研究问题及不断学习和总结的习惯,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我仍然注意分析和研究问题,不断学习和总结,长期积累资料和经验,以求在防洪和流域管理方面也有所发现和有所前进。后来,参与撰写了《中国江河防洪丛书·总论卷》和独立编著了《太湖流域防洪与水资源管理》两部专著,这两本书先后于1999年和2006年均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

在水科院期间得到的锻炼和提高,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多的帮助,在水科院度过的日子是值得我怀念的。

离开水科院结构材料所已经有30多年了,各方面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国家和科研事业正以崭新的面貌向前迈进,祝愿结构材料今后为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简介:王同生(1935.5-),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56~1957年在原电力部水电科学研究院工作,1958~1969年在水科院结构材料所工作,1969~1971年赴五七干校,1971年分配到治淮领导小组办公室(后恢复为淮河水利委员会),后来又调到太湖流域管理局工作。

难忘的岁月

杨佳梅

1961年在广州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颁布了科技工作十四条。我有幸成为落实十四条政策的受益者。1962年底国家科委将我从云南调往北京水科院。怀着感激、激动的心情於1963年初来到了水科院,从此自己的成长与结构材料所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当时所里年轻人占据了大半壁江山,他们勤奋好学,热爱本职工作,很多人住在集体宿舍,一日三餐在食堂就餐,晚上办公室灯火通明,不少人加班加点坚守工作岗位,中专毕业生攻读函大、夜大,大学毕业生学习外语、数学,查阅科技文献,不断提高自己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这种浓厚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这个新兵,激励我向他们学习,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科技工作者。

在结构材料所我被分到脆性模型组工作,这是一项又脏又累的工作。可不,回忆起那时不知吸入了多少石膏粉末,不知多少次双手沾满油污,也不知收集起撒落在地上的水银有多少公斤。但是这一切我从不感到累苦,相反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模型试验已不再是研究水工建筑物工作特性的唯一方法,使用计算机已提到日程。上世纪六十年代我院黄文煕教授发表了格栅法计算拱坝的理论文章,而当时正值提倡科技人员下楼出院。我受命前往贵阳设计院,要求用格栅法对猫跳河窄港口枢纽拱坝二个初设方案作计算分析。说起计算在那个时代实在困难太多,没有计算机,没有程序,甚至连小小的计算器也没有。我背着行李,提着几公斤重的手摇计算器,带着黄文煕教授的论文独自乘上赴贵阳的火车,到了贵阳设计院后被告知设代组全体人员都下了工地,我便搭乘贵阳的解放牌大卡车进了深山老林。设代组营地安置在一个山头上,卡车在山头前停了下来,接着只能背起行装爬山前往,山坡越来越陡,爬了约两个多小时眼前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平台,这是通往山头路上唯一可以坐下休息的地方,人们称它为“解放台”。休息片刻继续往上爬山,坚持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见到了营地的帐篷,见到了贵阳设计院的同志,此时此刻就像见到了亲人一般,庆幸自己到达了目的地。不久,在阴冷潮湿的帐篷里开始了紧张的工作,手摇计算器“卡卡”的声响伴随着我,工作一天后手臂又酸又麻,手指像针扎一般的疼痛,我鼓励自己一定要坚持,一定要完成任务。经过四个多月的努力,千百万次摇动计算器的结果,拱坝方程组的系数全部算出,而求解近百元线性代数方程组的工作,还要返回北京到中科院数学所去完成。

短短几个月的工地生活虽然艰苦,但却锻炼了我的意志,培养了独立工作的能力,与贵阳设计院的同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给我的人生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

到了七十年代,我院还不具有能解决一般工程问题的计算机,经常要到外单位去算题,算题时间大多被安排在深夜,要在公交末班车之前赶去,清晨乘头班车方能回来,稍作休息又继续上班,大家无怨无悔,无私奉献。

今昔对比使人感慨万千,现在计算技术突飞猛进,计算机不断更新,人们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有了很大改善,真是旧貌换新颜,令人鼓舞。

50个春秋,半个世纪的历练,如今结构材料所人才荟萃,设备先进,不少科技成果获国家重大奖项,为祖国水利水电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历代结构材料所工作人员的骄傲和光荣。

祝愿结构材料所在新世纪再创辉煌!

作者简介:杨佳梅(1935-),女,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0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水利工程学院,获优秀毕业生证书。1963~1970年在水科院结构材料所工作,后调水科院抗震所工作。

为我国早期大坝安全监测作贡献

李永贵

1958年秋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研究所成立原型观测组(第六组),我由水工研究所调到结材所观测组。当时所长是从苏联留学回国的副博士赵佩钰同志。他工作能力强,对自己要求严格,团结带领全所同志作了大量工作,他德高望重,深受全所党内外同志的爱戴。

五十年代末国内大坝原型观测(现称大坝安全监测)工作刚刚起步,国内尚无厂家生产观测仪器设备。当时所用仪器有两种,一种是原苏联的弦式仪器,另一种是电阻式仪器。这些仪器全靠国外进口,因仪器价格贵、用量大,每年国家要花费大量外汇从国外进口仪器。

1958年经萱禄工程师从日本留学回国,并带回一套观测仪器图纸,这套图纸属电阻式仪器,称卡尔逊仪器。主要有大、小应变计、钢筋计、渗压计、测缝计、温度计及其接受设备一比例电桥等。

1958年下半年经工带上图纸,我和观测组林世卿同志陪同他先后到上海科培仪器厂、南京水工仪器厂等几个厂家联系仪器的研制工作。多次到厂家进行技术交底,指导与监督仪器的加工制作。对研制出来的仪器经过多次反复检验测试,最后终于研制成功,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为国内混凝土坝内部“观测仪器”填补了空白,从而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外汇。

大坝安全监测技术工作,当时国内还刚刚开始。为了在水利水电工程界推广应用该项技术,在水利部水管司的直接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由水科院结材所牵头先后组织了两次全国观测人员训练班。19589月在三门峡工地开办了第一次全国观测人员训练班,19605月在北京开办了第二次全国观测人员训练班。主讲人由经萱禄工程师担任,其次是观测组的其他同志,我只讲了仪器的率定与仪器的埋设施工技术等内容。通过两次训练班的培训,为国内培养了百余名大坝观测技术人员,为以后大坝安全监测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时国内尚无大坝观测有关方面的中文技术书籍。我们在理论与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由结构材料所赵佩钰所长牵头,由经萱禄工程师主笔,观测组其他6名同志都参与了编写与修改工作。最后于1960年完成了这部著作,并由水利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本启蒙书为以后大坝安全监测打下了基础,为我国现在大坝安全监测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19604月我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支援边疆建设,于1961年初自愿来到新疆,分配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水利科学研究所(现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先后任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副所长、所长、院副总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总工等职。

作者简介:李永贵(1935—),男,高级工程师,1956年毕业分配到电力部水电科学研究院,1958年调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所工作,1961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支援边疆建设,自愿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工作。

金秋十月忆往昔

  

1956年金秋10月,我服从国家分配从南方来到北京电力部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室工作。不久水科院结构材料研究所成立,从此我目睹和经历了结构材料研究所多年的发展过程。

当初面对国内庞大的设计、勘测力量,院、所领导把水工结构的研究侧重于试验研究,这是明智的。室内结构试验研究的基础是相似理论,通过它可以建立起原型和模型主要物理参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结构模型材料从石膏-硅藻土到轻质(浮石)砼,加载方式从水银袋到千斤顶,光弹模型从平面到立体……研究手段逐步完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采用计算方法分析结构的应力-应变状态,也是人对自然的一种模拟过程,不过采用的是数学模型而不是实体模型。随着所内研究人员素质的普遍提高,高素质研究人员的增多以及计算技术的发展,诸如水工建筑物的结构分析、大体积砼温度应力和温度控制、砼断裂力学和强度理论的研究应用等均以计算分析为主要研究手段,或以计算分析和试验研究并重的课题也相继开展起来了。研究课题的覆盖范围得以扩大,研究成果的质量也愈来愈高,其中不乏创新。因此,结构材料研究所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科学发展过程。

石膏-硅藻土是美国垦务局采用过的模型材料。一次在北京偶然看到了吉林产火山浮石,又听说意大利用轻质砼做模型材料。在所领导的支持下,我奔赴吉林小丰满浮石产地,购买了半车皮的浮石,运回北京,配制成轻质砼模型材料。其应力-应变曲线与砼的相似性比石膏类材料的要好,因此可以推广使用于进入物理非线性状态的超载试验。

断裂力学是从均质的金属材料(微观上也并非均质)发展起来的,将它推广于非均质的砼,当时尝试这样做的人还不多。我们认为砼是一种脆性材料,其破坏与裂缝的发生、发展分不开,相信断裂力学在分析、判断砼结构的承载能力、裂缝稳定性等方面会有用处。但我们知道,把金属材料的断裂理论直接套用于非均质的砼,并不尽然合理。因此研究、发展非均质脆性材料的断裂理论十分重要。在所领导支持与于骁中同志的带领下,课题研究终于开始了,这恐怕是当时国内首个砼断裂力学和强度理论研究课题。不久, 砼断裂的基本概念就被应用于探讨密云水库溢洪道砼闸墩的裂缝发展问题。

此外,在所期间我还参与过拱坝结构模型试验、拱坝结构分析和壳体理论分析、有限单元法程序编制、水工隧洞的现场实验、大体积砼孔口附近应力集中问题等研究工作。

198111月,我搭乘国航班机到美国进修。在纽约领事馆安排的临时住所,巧遇清华大学张光斗教授。他正取道纽约准备到巴西去参加一个国际学术会议。记得当时他问我:“到哪个学校去?” 我说:“去密执安理工大学(Michigan Tech. University, MTU)。”他又说:“如果有时间的话,我可以给你介绍一所更著名的学校!”体现了他的平易近人和对留学人员的关心。

次日我就飞到了MTU所在地,位于苏必略湖(Lake Superior)畔的小城霍顿(Houghton)MTU是一所理工科大学,不设文科,其机械工程和工程力学系的知名度和学生人数,在全美大学同类系中位于前列。系里有搞汽车/航空发动机、机械设计、板料成形的,还有搞本构关系、岩石力学、生物力学的……MTU图书馆全美联网,馆中没有的书、期刊,只要提出申请,一周左右就可拿到原件或影印件。此外,美国人的创新精神和他们的技术更新速度,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出国前,我们的计算机输入程序和数据使用的是纸带,穿孔、读带、改孔,用起来很不方便。到美国时,已看不到纸带,用的是卡片,比纸带效率高。没有多久,卡片也很快消失了,用户可直接在终端打入程序和数据。又过了不久,校园内出现了大批新的微机和终端,其中多数是IBM公司免费赠给学校的。随着硬件的更新升级,许多实用软件也很快投入使用,如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当我主修工程力学,1988年读完博士学成回国前,有些新加坡留学生,已能通过计算机网络和远在新加坡的熟人互传信息进行“交谈”。

美国的计算机技术更新得如此之快,主要原因恐怕在于创新。有创新就有更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的焦点是企业驾驭市场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其核心则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美国企业乐于给大学和研究机构以经济资助,这样做企业可获得许多好处。例如可从被资助者提供的研究报告中提取有用的资料和信息,其中就可能有创新成果。记得我的导师格丁(Gerdeen)教授曾说过:“We like new (ideas) , we need new (ideas).(我们喜欢创新,我们需要创新。)” 言外之意就是希望你能搞出点新的东西。能够从企业、政府部门争取到大量经济资助的教授,不但学校会给以某种荣誉,还可以带许多领取奖学金的研究生,因而科研和创新成果多,声望亦高。

我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的美国国情不同。可喜的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大幅上升,我国正向创新型国家的行列迈进。相信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历史进程中, 具有创新传统和一流专家、学者的结构材料研究所,必将为我国水利水电事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简介:居1939-   ),男,博士,研究员,上海嘉定人。1956年毕业分配到电力部水电科学研究院工作,1958年起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所工作,1981年到美国密执安理工大学进修。1988年回国后到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工作,期间还任北京理工大学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

回忆在结构材料所的片段往事

沈星原

1992年,我国的科研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水科院有幸也躬身其中。在时任所长董哲仁同志的领导下,所领导班子多次开会,并号召全所科技人员群策群力,研究探索结构材料所科研体制改革的路子。经多次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结构材料所要发展壮大必须利用自身的优势,以科技创新,全力为经济建设服务,坚决走科工贸相结合的道路。经我所科研人员多年努力,在水工结构与水工材料研究方面硕果累累,多次获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特别是水工材料方面的很多成果均有推向市场的巨大潜力。大家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结合市场,即可形成强大生产力。反过来,市场需求又对科研提出更高的要求,可以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促进科研机构的发展壮大。当然,要实现这一好思路,就需要有一个好载体。于是,在当时形势和政策允许的条件下,结构材料所历史上第一个经济实体北京市电科水电高技术工程公司便应运而生了。

说起办公司,现回忆起来,对我来讲确实是酸甜苦辣,五味俱全。是时,我在结构材料所任课题组长,还兼任所办公室主任。既要上上下下找任务,还要搞科研做实验;除了课题组这六、七个人的事外,还有所里一大摊事务性工作,一天到晚总是忙忙碌碌。因此,当董所长让我负责公司筹办事宜时,内心实感犹豫与为难,一是没有经验,千头万绪,不知从何下手;二是性格使然,穷酸文人习气浓烈,不善与人交往;三是工作繁忙,整日价上窜下跳,分身乏术。不过,董哲仁所长的信任与语重心长,黄国兴副所长业务上的全力支持,王国秉副所长政治上的大力帮助,总算让我打消顾虑,就勉为其难,也试着下海了。先是学文件吃透政策然后是请教行家了解商情,最后就是跑手续办登记了。来来回回,也不知道多少趟?!最后,这个全民所有制的公司总算落户在海淀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了,也能享受到种种优惠政策了。总经理是董所长,副总经理有几位,其中一位当然是鄙人了,还有其它几位,记得老同志有甄永严、于骁中,年轻人有贾金生,于是,这个老中青三结合的班子就构架起来了。

公司有了,就该挽起袖子大干了,不过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干?那还是按我党光荣传统行事吧,充分发动群众,充分发挥全所职工的聪明才智,打一场人民战争!全所科技人员大力支持,有搞情报打听了解工程信息,有跑经销向设计、施工单位介绍我所科研成果,有当劳工--按实际要求试验材料生产工艺,等等。虽说都没经验,热情却都很高,当拿到GB胶与止水带等几个销售合同时,大家都是兴高采烈的。别看这十几、二十万的活儿,比起我们后任们那动辄一、二百万元的大项目,的确是小巫见大巫了,可那是大姑娘上轿--第一次,也是公司的头胎儿,宝贵得很啊!为了保证高质量地生产这些材料,董总经理带着我们顶着凛冽寒风,京郊、河北跑了好几个地方,一通考察,几番唇枪舌剑讨价还价,才确定生产厂家。有关科研人员还蹲点驻厂,手把手地教工人学会了生产工艺和流程,确保了产品质量。

现在回头再想想,当初两眼一抹黑什么也不懂,办个公司也真不太容易。东奔西走,真正谈成的项目不多。让别人生产,利润大头都是人家的。不知道专利保护,科研成果的高附加值也无法实现。不过,人总是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慢慢地大家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逐渐进入了自由王国,公司也渐渐稳步发展起来了,。自199310月我调离水科院后,偶尔也回家看看。见到结构材料所和公司呈现一派兴旺发达的气象,心里总是感到由衷的高兴!

在庆祝结构材料所建所50周年大喜日子里,回顾在所里工作15年岁月中的往事,感触良多,难以言表,仅摘此短短片段回忆,以诉情怀。

作者简介:沈星原(1945-),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79年调水科院结构材料所工作,1993年调至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工作。

难忘那段求知探索的青春岁月

缪昌文

光阴荏苒,弹指一挥间,似水年华已匆匆流过;深情回首,往事再浮现,青春岁月又历历在目。不经意间,离开结构材料所已经二十多年,当五十周年庆典的喜讯伴随着金秋的凉风,如同忠诚的信使,从远方捎来亲切而熟悉的问候。看到熟悉的字眼,心情是难以名状的喜悦和激动,记忆的闸门一开,思绪如同潮水般奔涌而出……

引入科研之门——回忆在结构材料所的青春岁月,有院所领导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有老同志对我言传身教的指导。那段风华正茂的日子,成为我人生最美好的记忆。

八十年代初是改革开放的时代,中国迎来了科技发展的春天,作为文革后的首批大学生,1982年从高校毕业后,我就幸运地走进了中国水科院结构材料所这个大家庭。仿佛是一见钟情,从此我和结构材料所结下了不解之缘。

至今还对结构材料所良好的人才培养体系记忆犹新,直到今天还受益匪浅。刚到结构材料所,我就被安排到实验室开始实习锻炼,从细微的数据采集入手,到掌握全面系统的数据资料;从宏观的材料物理性能试验,到微观的化学性能分析;从实验室的材料性能检测,到工程现场的技术咨询与服务。在老专家兢兢业业、严谨踏实作风的影响下,在老同志细致耐心、循循善诱的手把手指导下,我学会了系统的实验研究,打下了良好的英语基础,从初出茅庐的年少轻狂,逐渐步入探索求知的科学殿堂。

挥洒年轻活力——年轻的活力、鲜明的个性、向上的激情,在结构材料所的两年中,我们不仅有埋头做实验的勤奋耕耘,也有香山赏红叶的闲情逸趣。

如果说,结构材料所五十华诞谱写了一部优美的诗篇,那两年的岁月犹如优美的诗句镶嵌于那段如歌的岁月。那时我们正年轻,有远大抱负却不够踏实,有满腔激情却未免浮躁,需要感谢老同志的支持和帮助,他们用知识和经验为年轻人搭建了发展的平台,他们用奉献和无私把年轻人推向了研究开发的新起点。

回忆昔日的年轻岁月,一幕幕场景浮现眼前,或激昂、或朴实、或感动、或温馨……春暖花开,我们在实验室采集数据,共同构划着未来的蓝图;炎炎夏日,老同志挥洒热汗,与我们共同奋战在工程第一线;金色深秋,我们结伴去香山,共赏红叶的诗情画意;冰封大地,我们冒着严寒,伏案深夜、相互鼓励写论文、做研究。年少的我们意气风发、活力昂扬,我们用实际行动为结构材料所的发展各献所能。

难舍离别情节——有时候,离别总会在恋恋不舍的时候上演;但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我的心与结构材料所紧紧相联。

虽然现在与结构材料所相隔千里,但每次出差去北京,经过复兴路甲一号的门口,总有一种恋恋不舍的感情在心头回荡。当初因为照顾家庭的原因我调离了结构材料所,回到南京,然而结构材料所对我的培养和感情却永远难以磨灭。在结构材料所打下的扎实基础奠定了我今天的学术成就,是结构材料所当年的培养促成了我今天的创新事业。

如今的我虽然身兼行政和科研的重任,但我依然保持了深入实验室获取数据和检验结果的习惯;虽然我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四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但我依然在科研的第一线不懈追求;虽然我一手创办了目前已领跑行业、利税过亿的科技型企业,但我依然把科研和人才放在第一位。我知道,这一切成就都源于在结构材料所的坚实基础,都源于老同志的帮助和支持,而我们今天的成就,也是对结构材料所培养我们的最好回报。

回忆往事,我眼前经常浮现那一张张熟悉而亲切的脸庞,朱院士、关工、甄工、杨工、姜工、惠工、黄工、金工、李工、沙工、易工、段师傅、小曹、小林、小贾、小王……非常怀念与他们共同度过的那段美好岁月,祝愿老同志健康长寿,祝愿我的同龄人家庭幸福、事业有成!

岁月能带走青春,却无法抹去记忆。当我们再度相聚,或有华发几许;当我们共同回忆,更有别情可叙;当我们喜迎所庆,胸中更添豪气。五十年不长,只争朝夕;期待所庆百年,再创辉煌。

作者简介:缪昌文(1957.8-),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1982年大学毕业分配到水科院结构材料所,1984年调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所工作。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3号D座    邮编:100038

版权所有:国家水电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研究所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4/06 11: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