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成果

水库消落带生态修复及其资源化利用技术

发布时间: 2022-12-08 来源: 水电中心

一、技术产品名称

水库消落带生态修复及其资源化利用技术

二、主要功能与先进性

基于生态修复理论,针对库区突出的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和民生问题,以及以往生物治理研究实践中水库蓄水后导致植物腐烂带来的水质“二次”污染等突出问题,采用“治用结合”思路,通过耐淹植物选育、生态种植与抚育、低成本快速繁育、植物多元化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突破,形成以“桑-草”结合生态修复模式为基础的水库消落带生态修复及其资源化利用技术。该技术突破传统水库消落带修复技术思路,创新性提出通过生态种植代替无序耕种、发展产业链和鼓励移民参与,将消落带治理与利用、保护与移民生计相结合的“治用结合”思路;该技术最大特点是所筛选耐淹植物同时具有较高经济价值,能形成完整的较宽较长的产业链,不仅具有生态效益,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技术指标

1、该生态修复模式以“桑-草”结合模式为基础,优选的桑树品种和资源有实生桑、圣桑1号、选792、桂桑优12等,用于水库消落带生态修复草本植物选择遵循本土化、耐淹等抗逆性强、生长旺盛等原则。该修复模式灵活,适应性强、应用地域广。

2、生态种植与抚育包括修复区规划与平整、高密度与草本化栽培方式、树型立体式养成、无肥管理与淹水前适时收获等技术。

3、用于生态修复的生态桑低成本快速繁育采用扦插繁育、桑籽播种育苗和组织培养等技术。

4、生态修复植物多元化综合利用不仅可用作植食性动物的饲料添加剂(10%)改善品质;而且将生态桑高值化利用可形成完整产业链,包括桑叶超微粉、桑叶面条、桑茶(绿茶、红茶、桑芽茶、蒸青茶)、桑叶菜及结合当地小吃进行添加,以及桑枝栽培食用菌等。

5、该生态修复模式具有较强适应性和推广价值,不同淹没深度不同桑树成活率在85.5%-100%,生态修复效果在营养物质去除、固岸护坡、垃圾拦截等方面更为明显;桑可作为功能性食品利用、作为动物饲料添加改善品质、结合扶贫开发任务用于水库移民安稳致富推介项目、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等,兼顾社会与经济效益。

四、主要应用领域

该技术可应用于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水土保持与河道整治等领域。该技术所选生态修复物种抗逆性强、经济性状和生态性能较好、适应性强,并与本土优良物种搭配,适应地域广。特别在生态环境恶劣、土壤贫瘠的水库消落带、库岸山地与边坡地带等地均能体现其优势。

五、应用案例

建立了多个野外试验示范和研究基地,为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推广利用提供了样板,如贵州引子渡水库、山东王吴水库和重庆三峡水库开县示范基地,包括了南方和北方、不同水库类型的水库消落带。与地方农业合作组织合作,建立了贵州平坝肖家村和江苏常州武进区汤墅村生态桑产业基地,推动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其中,贵州平坝肖家村生态产业基地,形成了桑树生态种植+桑产品加工及其销售+农家乐发展模式,目前生态桑种植面积2400亩,初步形成了桑茶、桑面、桑葚酒、桑果等系列桑产品的特色产业;结合扶贫攻坚吸收当地困难群众和残疾人就业,目前精准扶贫143户,残疾人11人,受到平坝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推广应用。

  

图1 生长与生态修复效果图

  

图2 资源化利用—桑茶加工

 

图3 资源化利用—桑面加工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3号D座    邮编:100038

版权所有:国家水电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研究所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4/06 1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