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新闻

ICOLD 2025 | 李国英出席国际大坝委员会第93届年会“数智赋能水库大坝建设和运维”专题研讨会并致辞

发布时间: 2025-05-21 来源: 公众号: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5月20日上午,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出席国际大坝委员会第93届年会“数智赋能水库大坝建设和运维”专题研讨会并致辞,与国际大坝委员会荣誉主席卡西奥·维奥蒂共同为中方编写的《智能大坝理念与实践》新书发布揭幕。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米歇尔·利诺出席会议并致辞。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主席菲利普·顾博维尔、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主席马可·阿西里、国际水电协会董事会主席安东-路易斯·奥利维尔出席会议。


李国英指出,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导致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大坝面临的环境条件更加复杂、更趋极端,有效防控风险、提升发展质量的要求更加迫切、更为凸显,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大坝建设和运维面临着理念重塑、技术变革、模式再造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

李国英指出,构建智能大坝是应对风险挑战、把握时代之变、塑造发展动能的关键之举,应以智能大坝为引领,推动大坝建设和运维高质量发展。智能大坝的主要目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全覆盖、全要素、全天候、全周期感知大坝和环境信息,对风险及态势进行精准识别、预警、处置,根据环境条件变化“正向—逆向—正向”动态推演迭代优化运行方式,确保大坝在功能聚集、风险叠加的变化环境中既充满活力又保持安全稳定。智能大坝的实施路径是数字孪生,耦合物理大坝和数字大坝,构建同步仿真运行平台,对大坝性态全要素和运行管理全过程进行数字化映射、智能化模拟,虚实交互、耦合优化,提升调度指挥的科学性、安全性。智能大坝的核心特征是预测未来,通过监测感知数据和分析诊断技术,对影响大坝安全和效益发挥的各方面要素变化进行短期预报、中期预测、长期展望,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预演大坝安全风险隐患处置过程和大坝调度运行过程,迭代优化预案措施,实现大坝安全性态的快速构建与动态改进。

世界坝工领域的有关国际组织、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负责人、专家学者约450人出席研讨会。与会专家高度评价中国构建智能大坝的理念和实践,认为以智能大坝为标志的大坝现代化建设,必将深刻改变大坝的未来。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水科院”)、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主办。中国水科院院长彭静、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鹏等共同主持会议。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水科院副院长刘毅作“面向工程安全运行的智能大坝技术实践与展望”报告。他指出,大坝工程面临设施老化、极端气候威胁及生物侵蚀等风险,溃决防控是安全底线。中国水科院围绕漫顶、渗漏、失稳三种风险,按照透彻感知、智能分析、决策控制的总体思路构建了智能防控体系,并在工程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面向未来,他呼吁全球同行深化合作,共同推进智能大坝技术不断发展。

  来源:中国水利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3号D座    邮编:100038

版权所有:国家水电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研究所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5/29 15: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