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甜甜,女,1983年3月出生,理学博士,正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水利部绿色小水电评估专家。
长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工作,研究方向包括流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遥感与GIS、绿色小水电等,研究内容包括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流域生态环境演变与保护、河湖湿地演变与成因、绿色小水电综合效益提升等。
负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第二次青藏科考、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等科研项目多项。参与了澜沧江、黄河上游、金沙江、雅鲁藏布江下游等流域生态环境调查、敏感对象保护和修复等相关工作,目前致力于通过水陆理论、技术、方法的耦合,解决水利水电开发中的生态环保问题。参与编写相关专著3部,发表论文20余篇,获省部级奖1次,获国家专利10项。
2001.09-2005.07,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本科,环境工程
2005.09-2011.07,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硕博连读,景观生态学
2011.09-2013.12,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博士后,水利工程
2014.01-至今,中国水科院水电中心,高级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
纵向项目
1. 第二次青藏科考子专题“自然保护地与社区协同发展模式探讨”,子专题负责。
2. 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专题“重大工程对西南生态安全格局的影响”,专题负责。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黄土高原典型人工林多尺度水碳权衡及机理研究”,课题负责。
4. 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区域和行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子专题“西北重点流域生态演变研究”,子专题负责。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森林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累积机理的研究”,主要参加。
6. 西藏自治区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拉萨河水环境容量与河流健康评估”,专题负责。
7. 十二五科技支撑专题“水电能源基地建设综合生态影响及水电开发适宜性评估”,技术负责。
8.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技咨询项目“不同发电能源温室气体排放关键问题研究”,主要参加。
9. 水利部水资源费项目“城市供水水源状况调查及评价技术细则”,技术负责。
10. 水利部水规总院“城市供水水源规划技术大纲(供水现状与调查内容)”,主要参加。
1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专项“水库消落带“沧海桑田”生物治理技术示范推广前期研究”,技术负责。
1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专项“水电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经济作用评价”,主要参加。
横向项目
1. 华能雅鲁藏布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科研项目“面向MLYS河段生态保护的Y江控制性水库调度关键技术研究”,技术负责。
2. 丰满重建工程科研项目“丰满水电站运行期雾淞监测及影响评估”,技术负责。
3.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2012年环境保护年报”,主要参加。
4.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咨询项目“伊江上游水电开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估”,陆地生态影响评估负责人。
5. 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咨询项目“糯扎渡水电站可持续性评估”,技术负责。
6. 秦皇岛市发改委咨询项目“北戴河近岸海域环境污染成因分析及综合整治效果评价研究”,主要参参加。
7. 国家能源局项目“乌江梯级水电可持续发展研究及总结”,主要参加。
基于鱼类繁殖需求的三峡水库生态调度关键技术及应用,水力发电科学技术奖三等奖(7/7),2019年。
1. Jin Tiantian, Peng Qidong, Lin Junqiang, Zhang Junjie, Feng Shi. Analysis of reductive substances concentration in surface water stages-some cases from China. 2019, IAHR World Congress Proceedings.
2. 陈歆, 靳甜甜, 苏辉东, 林俊强, 王东波, 刘国华. 2018. 拉萨河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生态学报, 2018, 39(3).
3. 靳甜甜, 卢敏, 刘国华, 彭期冬, 冯时. 拉萨河干流城市段水环境容量. 生态学报, 2018, 38(24), 294-302.
4. 石松林, 靳甜甜, 刘国华, 王东波, 王景升, 李魁. 气候变暖抑制西藏拉萨河大果圆柏树木生长. 生态学报, 2018, 38(24), 303-311.
5. Su Huidong, Jin Tiantian, Feng Shi, Lin Junqiang. Multi-index Evaluation on ,River Health Assessment: IWE Method. 2017, IAHR World Congress Proceedings.
6. Wang M, Liu Guohua, Jin Tiantian, etc. Age-related changes of leaf traits and stoichiometry in an alpine shrub (Rhododendron agglutinatum) along altitudinal gradient.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7, 14(1):106-118.
7. 卢敏, 靳甜甜, 尹婧, 苏辉东. 少资料河流一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概化断面参数获取方法. 科技导报, 2017, 35(16): 74-83.
8. Ruiying Chang, Tiantian Jin, Yihe Lü, Guohua Liu, Bojie Fum. Soil carbon and nitrogen changes following afforestation of marginal cropland across a precipitation gradient in Loess Plateau of China, 2014. PLOS ONE.
9. Jin Tiantian, Fu Bojie, Liu Guohua and et al., 2011. Hydrologic feasibility of artificial forestation on the semi-arid Loess Plateau of China. 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15, 519-2530.
10. Jin Tiantian, Liu Guohua, Ding Xiaohui and et al.. 2011. Assessing the adaptability of planted trees using leaf functional traits - a case study with Robinia pseudoacacia in the Loess Plateau, Shaanxi, Chin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1(3), 290-303.
11. 靳甜甜, 刘国华, 胡婵娟等. 2008. 黄土高原常见造林树种光合蒸腾特征研究. 生态学报, 28(11), 5758-5765.
12. 靳甜甜, 傅伯杰, 刘国华等. 2011. 不同坡位沙棘光合日变化及其主要环境因子, 生态学报,31(7), 1783-1793.
13. Tiantian Jin, Haiying Li,Shi Feng,Wengen Liao. Multi-purpose of large hydropower stations. 2013, 35th IAHR World Congress. Chengdu, China.
14. Feng Shi, Tiantian Jin, Haiying Li. Overseas investment risk of China. 2013, 35th IAHR World Congress. Chengdu, China.
15. 卢敏, 靳甜甜, 尹婧, 苏辉东. 少资料河流一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概化断面参数获取方法. 科技导报, 2017, (16), 74-83.
16. 张迪, 靳甜甜. 黄土高原羊圈沟小流域不同坡向、林龄刺槐人工林叶片尺度水碳交换及叶片养分差异. 生态学杂志, 2016, 35(2):354-362.
17. 刘金巍, 靳甜甜, 刘国华, 李宗善, 杨荣金. 黑河中上游地区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水土保持服务功能. 生态学报, 2014, 34(23): 7013~7025.
18. 刘金巍, 靳甜甜, 刘国华, 李宗善, 杨荣金.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2000-2010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影响因素. 生态学报, 2014, 34(12): 3211~3223.
19. Lu Nan, J. Liski, Chang Ruiying, A. Akuj?rvi , Wu Xing, Jin Tiantian, Wang Yafeng, Fu Bojie. Soil organic carbon dynamics of black locust plantations in the middle Loess Plateau area of China. Biogeosciences Discussions, 2013.
20. 隋欣, 吴赛男, 靳甜甜, 廖文根. 乌江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效果分析.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10, 12, 4-10.
21. Hu Chanjun, Fu Bojie, Liu Guohua, Jin Tiantian, Guo Lei. Vegetation patterns influence o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and functional diversity in a hilly area of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Journal of Soil and Sediments, 2010, 10, 1082-1091.
22. Zheng Xiaoxuan, Liu Guohua, Fu Bojie, Jin Tiantian, Liu Zhanfeng. Effects of biodiversity and plant community composition on productivity in semiarid grasslands of Hulunbeir, Inner Mongolia, China.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2010, 1195, E52-E64.
23. 胡婵娟, 傅伯杰, 靳甜甜, 刘国华.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09, 20, 45-50.
24. 胡婵娟, 傅伯杰, 刘国华, 靳甜甜, 郭雷, 苏常红. 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人工林土壤CO2 释放规律及其影响因子. 生态学报, 2009, 29, 4700-4709.
25. 胡婵娟, 傅伯杰, 刘国华, 靳甜甜, 刘宇. 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林下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生态学报, 2009, 29, 727-733.
26. 郑晓翾, 赵家明, 张玉刚, 吴雅琼, 靳甜甜, 刘国华. 呼伦贝尔草原生物量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生态学杂志, 2007, 26, 533-538.
27. 郑晓翾, 靳甜甜, 木丽芬, 刘国华. 呼伦贝尔草原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环境因子的关系. 中国草地学报, 2008, 30, 74-81.
28. 郑晓翾, 王瑞东, 靳甜甜, 木丽芬, 刘国华.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呼伦贝尔草原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 生态学报, 2008, 28, 5392-5340.
陕北人工刺槐林干旱适应性研究。靳甜甜,刘国华,杨朝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9年。
全球水电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17。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8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有限公司,2021年。
一种放射状组合U型地热开发方法
一种鱼卵运动模拟与可视化监测系统
一种河流替代生境保护的可行性分析方法
一种鱼卵运动试验水槽系统
一种一体化磁絮凝装置
一种模块化生物转盘污水处理系统
一种沉积物营养盐内源释放装置
一种河道水温传感器专用的固定保护装置
一种防止杂物缠绕水下测量仪器的装置
一种均匀降尘的光合测定进气辅助系统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3号D座 邮编:100038
版权所有:国家水电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研究所